下载此文档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 】是由【学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与内容等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本规范不适用于涉及放射性危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2890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5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4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23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生产性粉尘GBZ/:化学物GBZ/:高温GBZ/:噪声GBZ/T2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职业卫生防护技术规范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5700照明测量方法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2951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AQ/T4270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他职业病防护措施与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情况等进行的综合评价。、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的总等称。,将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设备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选择危害程度(风险)较大的生产环节或单元,确定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重点防控对象,即关键控制点。需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并且该控制对防止、降低或消除工作场所显著职业危害或者使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是必需的措施或行动步骤。,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辐射剂量测量设备、个人剂量监测设备、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按照生产的过程或工艺流程科学地组织劳动者的分工与协作,使之成为协调的统一整体,合理地进行劳动;正确处理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和改善劳动组织的形式,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与环境,以发挥劳动者的技能与积极性,充分应用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4、、法规、规章和标准,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对未达到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防护补充措施及建议。,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防治结合的方针,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检测、评价工作应由依法设立并取得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与评价工作应符合相关工作规范要求。5、、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有效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标准。、职业卫生检测资料;用人单位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用人单位现行的职业卫生管理资料;近3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可能提供的);前(历)次职业卫生评价资料(可能提供的);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其他职业卫生相关资料。,如安全、环保等相关资料。6、、场所以及过程涉为准,用人单位外包(委)工程,以及辅助生产岗位等均应纳入评价范围。、建筑卫生学、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评价。7、评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对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定性和定量评价。8、,并收集以下主要资料:a)用人单位基本情况;b)有关设计图纸及文件;c)生产工艺、总体布局、设备布局;d)生产过程的原、辅材料、产品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与年用量;e)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f)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g)个人防护用品、辅助用室、警示标识;h)有关职业卫生定期检测资料(近3年);i)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近3年);j)用人单位职业卫生“三同时”评价资料及专家评审意见、整改资料;k)职业卫生现状评价资料(最近1次);l)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近3年);m)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编制现状评价方案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b)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其他基础依据等。c)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特点,选定适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d)用人单位生产运行情况:简述用人单位性质、生产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以及生产运行情况等。e)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上述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与运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管理、健康监护的实施与结果处置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建立与实施等调查内容。f)职业卫生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确定所需检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其检测的项目、方法等;确定建筑卫生学检测的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g)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包括用人单位背景、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环境概况、原辅材料及产品、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生产运行状况、职业病防治工作等。、设备布局调查:调查用人单位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情况,重点调查用人单位自最近1次职业卫生评价以来总体布置和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是否发生变化。:根据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开展工作日写实,调查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来源、分布,调查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重视非正常生产状况以及特殊生产环境作业的职业病危害调查,其他与职业病危害作业相关情况的调查。: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基础上,调查工作场所防尘、防毒、防噪减振、防暑降温、防非电离辐射等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防护设施设计能力及运行维护情况等;调查生产运行过程尤其是非正常生产状况以及特殊环境作业可能导致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及其理化性质和危害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等,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基础上,结作业人员实合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调查各作业工种(岗位)所配备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型号、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等。:调查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情况。: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及落实情况等。上述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应尽可能追溯三年以上的资料,重点调查管理制度的执行及落实情况。:调查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健康检查异常处置情况(包括复查、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病病人等),调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情况。:依据检测方案实施现场及实验室检测。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根据检测结果结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设置、工作地点、作业合方式、接触时间与频次,分析各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检测过程应进行现场取证。:依据检测方案实施现场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根据检测结果结职业病防护设施种类、数量、设置位置、性能合参数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依据检测方案实施现场建筑卫生学检测,并按照检测内容整理和分析检测结果。,对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害性进行分析,确定用人单位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符合性。应考虑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标准限值时,应进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并分析超标原因。,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针对设置的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根据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测结果等,并对照GB/T16758、GB/T50087、GBZ/T194、GBZ/T195、GBZ/T205、GBZ/T223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应分析职业病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设施改善建议。,针对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根据个人防护用品调查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结果,并对照GB/T11651或GB/T18664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的符合性与有效性。,确定危害可能发生的地点及影响人群根据用人单位;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从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配置、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以及应急救援演练等方面对用人单位应急救援措施进行合理性与有效性评价。,对照GB50187、GB5083、GBZ1及GB/T12801等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评价总体布局的符合性。,对照GB50187、GBZ1及GB/T12801等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评价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的符合性。,对照GB50019、GB50033、GB50034、GBZ1及GB/T12801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符合性。,结合辅助用室调查结果并对照GBZ1等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评价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辅助用室的符合性。,对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要求进行分析,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应追溯用人单位三年以上的档案资料,评价用人单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内容的符合性。,对照GBZ188等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评价职业健康检查的实施、检查结果的处置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等内容的符合性。,追溯三年以上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并结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生产运行阶段存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不足,从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具体补充措施与建议,以便用人单位及时整改或持续改进。,归纳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的评价结果,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做出“一般、较重、严重”的分级结论,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做出总体评价,明确用人单位能否满足国家和地方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数据,完成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概括地反映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及防治现状,重点阐述用人单位近三年来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工作的变化趋势。,用人单位基本概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的调查、分析与评价内容。、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结论明确、建议可行。(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设备布局图、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示意图、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布点图、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等。。A:应判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将其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级别定性为严重:a)用人单位存在下列职业病危害因素:1)《高毒物品目录》所列高毒物品;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所列人类致癌物(包括G1、G2A、G2B三类);3)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含10%)的粉尘。b)发生过职业病危害事故(事件)的;c)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人;d)被《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列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行业,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水平能力欠佳、未达到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基本要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事件)风险较大的。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锋
  • 文件大小807 KB
  • 时间2024-09-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