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理概论
第一章亚太的概念第二章亚太的地理特征
第三章亚太的战略地位第四章亚太的发展过程
第五章亚太的经济地理第六章亚太的人口、民族和宗教
第七章亚太的安全战略第八章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和冲突
第九章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
第一章亚太的概念
亚太概念是对亚太地区自然地理范围的概括,也是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般地理概念与地缘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伴随科技进步而来的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区内国家利益关系的紧密、区内和世界战略格局的嬗变。
关于亚太的概念,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1 亚太包括亚洲和太平洋的所有洋沿岸国家。共有75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6%以上,%。
2亚太指的是亚洲东部和大洋州诸国,不包括美洲各国和西亚。
3亚太是指东经100度到180度之间的区域,包括西伯利亚地区、中国、蒙古、朝鲜、日本、韩洋的一些托管岛国、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由于美国的关岛和一些托管岛屿也在这个跨度之内,所以美国也被称为亚太国家。
4亚太主要涵盖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21个成员国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即东北亚、东南亚、大洋州、北美和南美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但不含西亚、南亚、中亚。
5亚太仅限于亚洲和太平洋的结合部,主要是亚洲太平洋西岸的边缘和半边缘地带,包括亚洲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的濒陆部分,甚至把南亚即印度半岛诸国也包括在内。
6亚太地区当前应主要包括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南亚、大洋洲和南北美洲西部的广大地区。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占地球的近一半,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2强。
综合考虑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两大地区性权威组织的成员情况,我们认为第六种对亚太概念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
东北亚的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东南亚各国。是亚太的核心地带。俄罗斯虽然横跨欧亚两洲,但它3/4以上的领土、60%以上的资源在亚洲部分,加之其近几年来奉行的“双头鹰”政策,因而是一个亚太国家。中亚国家多数是原苏联的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的成员,应当视为亚太洋国家,无疑是亚太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不仅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而且从地缘、历史和现实影响看,它们都是亚太地区不可或缺的成员。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已被接纳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也应是亚太国家。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国家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传统方面也更接近东亚国家,因此也是亚太国家。
09新加坡 07澳大利亚 06越南 05韩国 04智利 03泰国 02墨西哥 01上海
00文莱 99新西兰 98马来西亚97加拿大 96菲律宾 94印尼
研究亚太的意义
1 中国位于亚太的重要位置,研究亚太问题是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需要。我国在陆上和海上与22个国家相邻,这在世界上位于第二,俄罗斯的陆地面积比我国大一倍,但邻国还比我国少一个,与中国面积相当的美国只有3个邻国,加拿大只有1个邻国。为数众多的邻国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国所有的邻国都是亚太国家。当前亚太存在的大量陆地洋到印度洋,沿欧亚大陆东端形成了一条绵长的弧形冲突带和热点带,其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中国的周边国家。
陆上接壤的国家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5个国家,海上接壤的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7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有的在历史上侵略过中国,有的与中国存在着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有的内部不稳定因素很多,有的国内狭隘民族主义泛起、宗教派别斗争加剧,这些都可能影响中国的安全环境。
2 经济安全问题
3亚太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
我国六大“国家核心利益”
2011年9月6日发表《中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说,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白皮书》关键词
1、和平发展
和平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基本国情的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
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来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停滞;要对话,不要抗争;要理解,不要隔阂,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道路,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2、
亚太地理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