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2008年抗旱工作总结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洞庭湖平原西北部,,耕地面积71万亩,,。全县拥有固定式电力排灌总装机559处777台61642千瓦,垸内干渠330条,长1060公里,支渠1950条,长2950公里,渠系涵闸4400处。2007年兴建安饮工程9饮处,;2008年新建安饮工程11处,。全年全县机电抗旱生产60689台小时,耗电631. 2万度,,临时解决18万人、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共投入抗旱经费410万元。到目前为止,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全县没有因干旱造成大的损失,人畜饮水得到了基本保障。
水、雨情特点
今年,我县的旱情整体形势趋于平稳,长江三口和四水来水偏少,属平水年。长江宜昌站今年汛期最高洪水水位 ,最大洪水流量40100立方米/秒(8月17日4时),比历年平均最大流量51100立方米/秒小11000立方米/秒,;(9月6日17时),,,最大洪水流量也仅为17500立方米/秒(8月24日9时)。同时,由于降雨偏少,洞庭湖全年入湖流量也较小,
“三口”最大值为8364立方米/秒(8月17日),“四水”最大值为12777立方米/秒(8月17日),入湖流量最大为20767立方米/秒(8月17日)。无论是长江来水,还是“四水”来水,与历年同期相比均偏小,抗旱水源有限。全年降雨量偏少,到9月12日止,,,其中4—9月份,,,为近年来降雨较少年份之一。
二、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增强了紧迫感。今年,我县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加大了对抗旱工作的宣传力度,消除了全县人民“怕淹不怕旱”错误认识,提升了全县人民群众对抗旱工作的意识。同时,在县电视台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抗旱工作报道和抗旱知识讲座,提高了全县人民抗旱的技术水平。
2、以防为主,提高了抗旱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抗旱功能,我县加大了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力度,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对全县171处364台47935千瓦机电设备进行了维修,被评为全市机电排灌先进单位,大提高了机电设备的抗旱功能。今年3月份,我县投入20多万元,在藕池中支、陈家岭河的南红、牧鹿、华美垸三处筑坝拦河蓄水,共移动土方3万多方,解决2万多亩农田的春灌水源。同时,我县加大了油料、电力等物资的储备量,保证了全县抗旱物资的需要。在非工程准备方面,我们制定了
《南县二00八年抗旱排涝作战方案》和《南县防汛抗旱工作纪律》,各乡镇主要领导签订了抗旱责任状,有利地保证了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3、预测预报,掌握了主动权。今年,我们编写了《关于2008年汛期旱涝趋势预测预报的情况汇报》,正确分析了今年旱灾趋势,编写了8期《气象与水雨情动态》,每天在防汛值班的小电子屏上发布天气预报,较好地掌握了天气变化趋势,对全县抗旱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
南县2008年抗旱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