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
第22章《生命进化的长河》主要讲述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来的,丰富多彩的生物是怎样演变进化而适应生存环境的。从知识角度看,本章内容是前一章遗传和变异的延续。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生命的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历程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重点: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教学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1)通过观察原鸡的进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1)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2)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前调查优良性状的动植物的培育过程。
我调查的生物
它们的野生祖先
它们现有的品种
1
2
3
4
5
特征
调查表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
—1829)在18世纪首先提出生物进
化论,是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他
的核心学说是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
得性状遗传理论。拉马克曾举长颈鹿的例子说,长
颈鹿的祖先预部并不长,由于干旱等原因。在低处已找不到食物,迫使它伸长脖颈去吃高处的树叶。于是“用进废退”,久而久之,它的颈部就变长了。一代又一代,遗传下去,它的脖子越来越长,终于进化为现在我们所见的长颈鹿这一新物种。“获得性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引言
资料介绍:
提出问题:
你们认为拉马克的进化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总的来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中主观推测较多,相对的争议也较多,但他的学说较系统和完整,内容很丰富,拉马克的学说为达尔文的科学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资料介绍:
达尔文的生平
请学生阅读课本34页信息库中的内容,介绍达尔文锲而不舍、历尽艰辛创立生物进化论的事迹,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案例分析:
人教版生物八下《生物进化的历程》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