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发展观 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三、几个需要注意的认识问题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直接动因:抗“非典”斗争的启示
抗击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温家宝
(二)现实原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我们目前的发展状况是:
高投入,低产出;
高消耗,低效率;
高排放,低回收。
我国的资源状况:
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
在资源总量方面,%,%,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
在人均资源方面,我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仅为1/10,人均天然气占有量仅为1/25。
从资源消耗来看,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当前,,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水泥消费约8亿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电力消费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
当前我国资源消耗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2003年,我国消耗的铁矿石、氧化铝约50%,铝约60%,原油约34%,都要依靠进口解决。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在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资源、能源的浪费惊人。我国生产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是美国的4倍,英法的7-9倍,日本的11倍。2003年,我国生产了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能源和原材料的30%-40%。
我国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
,%,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从1992——2003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即每年以近一千万亩的速度递减。
2004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为1095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225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亿吨,超过环境总容量的82%;大量未
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用水匮乏。我国七大江河水系,%,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生标准的水。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其中,%;%。如果使用现有治理技术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约需一次性直接投资10800亿元,%左右。同时,每年还需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认识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