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柳子厚墓志铭1.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导入:
士穷乃见节义
文穷而后工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他和韩愈是亲密的朋友,都是著名文学家。二人齐名(并列入“唐宋八大家”),都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但在政治上,二人属于不同的政治派别。柳宗元是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
,理解有识之士在封建社会的倾轧中生存的痛苦和愤慨。 、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士穷乃见节义”的生活哲理和“文穷而后工”的艺术规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士穷乃见节义”“文穷而后工”的哲理。
王叔文集团
唐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中央政权实力逐渐削弱;吐蕃(bō)、回纥威胁唐边境。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力图改革朝政,提拔重用了一批拥护自己又具有革新思想的人,如王叔文、王伓(pī)等。当时柳宗元仅33岁,与王叔文交谊很深,政治见解又一致,被王叔文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又团结了其他人,如:刘禹锡、韩秦、韩晔、陈练、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加上柳宗元共八人)。
一、简介背景
八司马事件
顺宗在即位前一年得了中风病,一直体弱多病,国家大事都交给王叔文、王伓、柳宗元等人管理。他们在贞元二十一年二月执政,积极推行政治革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了藩镇和宦官的联合反对。宦官以顺宗有病为名,要立他的儿子李纯为帝。贞元二十一年八月,李纯夺取了皇位,王叔文集团立即遭到了宦官家族的政治迫害。王叔文被杀;王伓被贬,不久病死。第二年剩下的八人都被贬为司马,这就是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韩柳关系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当了十年司马,多年的被贬生活使他接触了下层百姓的生活,开阔了视野。他刻苦钻研经史百子,研究古往今来的重大课题,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创作了许多好作品,如:《永州八记》、《封建论》等。公元817年,他又被贬到柳州。公元819年唐宪宗大赦时,把柳宗元召回朝廷,但诏书下来时柳宗元已病死,年仅四十七岁。
韩愈、柳宗元虽政见不同,但韩愈对柳宗元的为人品行、文学成就非常欣赏,二人友情深厚。韩愈为柳宗元的去世连写了三篇纪念文章,即《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和《祭柳子厚文》。其中,以《柳子厚墓志铭》写得最好。
墓志铭
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墓志铭”的“墓”指墓穴,其形状是平的(“坟”是凸起的,“封”和“坟”同源)。“志”,即记,大致相当于死者的生平传记,用散文。“铭”,本指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后来泛指刻在金石等一切器物上的文字,这里指对死者悼念与赞颂的文字,用韵文。“墓志铭”是埋在墓中记录死者生平的刻石文字。
墓志铭分两部分,一是“志”。为散文,无韵,按照年代顺序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一是“铭”。为韵文,是概括全篇、对死者的悼念、颂扬或安慰之辞。“志”本是为“铭”服务的,但后来“志”的篇幅越来越长,铭文反而变得短小,地位也不重要了。
本文的铭文只有一句,而且无韵,是一种变体。

柳子厚墓志铭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32 MB
  • 时间20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