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防治猪咬尾症.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猪咬尾症,又称为“反不适综合症”。凡是会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的、营养的、心理的因素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目前正处在季节交替、气温剧变期,猪咬尾现象会更加突显。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发生的比较早,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根据资料报导,%。
1、猪群咬尾咬耳的危害
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猪群的咬尾咬耳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有些猪还会咬耳朵或腹部。被咬伤部位如不及时处理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造成关节红肿、跛行,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胴体品质降低,甚至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止。
2、引起猪咬尾症的因素
(1)营养因素:尽管在Ewbank(1973)做的实验中,单纯的营养缺乏并未引起咬尾,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咬尾和其它不良因素已经存在,日粮中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比例不当就会加剧咬尾程度,甚至促使咬尾的爆发。例如,当饲料营养不平衡、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饲料配合不科学、育肥前期饲料中蛋白质质量不佳,尤其是维生素、铁、铜、钙、镁、锌和食盐的缺乏以及纤维素的不足即可导致咬尾症的发生。
具体来说,①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例如赖氨酸)缺乏、蛋白/能量比不平衡时,猪体蛋白质代谢会发生紊乱,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其中包括兴奋互咬。②日粮中矿物元素的含量与猪群咬尾也密切相关。Fraser(1987)发现,日粮中不补充磷酸二钙、石灰石、食盐、铁、锌、镁、铜、碘、硒时,猪舔咬粘血棉棒的次数明显增多;而饲料中只缺少食盐而补充其它矿物质时效果相似,表明食盐缺乏会加剧猪嗜血和咬尾。Hales等(1987)试验发现,动物如果在生长早期缺乏锰、铁、锌、铜、钴、碘、硒等营养元素,会产生惊厥、敌意增加、不耐应激等异常表现,这些往往会促进互咬和打架;要是这些元素在断奶以后缺乏,动物也会表现出异常行为,但这些异常行为可以通过在食物中补充这些营养物质来消除。Krider等(1975)的试验表明,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镁制剂,能够减少或控制咬尾和其它异嗜癖,因为缺乏镁时,会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打斗。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与咬尾也有一定的关系。Gadd(1967
)在调查咬尾猪群时,发现有的是由日粮中钙缺乏引起,同时他也发现钙在日粮中水平过高也会诱发咬尾。而当猪群严重缺磷时,猪会经常拱地、啃泥、互相舔咬。③B族维生素是体内许多相关代谢的酶和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当它们缺乏时,机体就会发生代谢机能紊乱,常导致味觉异常,从而引起异嗜癖。
营养不足引起咬尾现象的发生可能是通过三条途径:第一,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与动物行为和应激反应有关的许多酶和神经递质是由来源于日粮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合成。这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神经递质变化会改变动物的行为,可能增加动物的兴奋性和攻击性。第二,由营养因素引起的味觉异常会导致异嗜癖。猪嗅觉非常灵敏,当日粮中缺乏机体所需要的某种营养元素时,猪会通过嗅觉途径来寻觅。被咬伤的猪尾巴及血液中这些营养物质的浓度含量较高,往往成为猪继续攻击的目标。第三,日粮营养浓度过低会影响体内代谢,尤其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并引起动物烦躁和改变摄食行为,增加动物的攻击性和活动力。
(2)环境因素:
①环境卫生条件差。舍

如何防治猪咬尾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raccs37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2-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