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一、水痘的概念、病因(熟悉)
二、水痘的发病机制(了解)
三、水痘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
四、水痘的临床表现(掌握)
五、水痘的治疗要点(了解)
六、水痘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掌握)
一、概念、病因
1、概念: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性出疹性疾病。
2、病因:
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在外界生存能力弱,不耐高温,不耐酸,且在痂皮中不能存活。
儿童初次感染时引起水痘。
恢复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少数人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在某些因素下病毒可以被激活导致带状疱疹。
二、发病机制
1、病毒经口鼻进入人体,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繁殖,2-3天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
2、若病毒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再次繁殖后入血,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而发病。
三、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结痂后7天时,均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四、临床表现
(一)、典型水痘:
1、潜伏期:2周
2、前驱期:仅1天左右,表现为低热、不适、厌食、流涕、
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
3、出疹期:
①皮疹分批出现并同时存在:开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后浑浊,疱疹出现脐凹现象,易破溃,伴搔痒。2~3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斑丘疹→疱疹→水疱内容物变浑浊易破溃→结痂)
②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③黏膜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咽、眼结膜等处。
斑丘疹
结痂
粘膜疱疹
疱疹
(二)、重型水痘
: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病;
免疫功能受损病儿。
:患儿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高热;
皮疹广泛分布,可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
出血性皮疹;
病死率极高。
(三)、先天性水痘:
母亲妊娠期患水痘可累及胎儿。
1、若在妊娠的头4个月,则可能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征。
表现: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
2、在产前4天以内,新生儿常于出生后4-5天发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死率25%-30%。
3、新生儿水痘的皮疹有时酷似带状疱疹的皮疹。
(四)鉴别诊断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水痘应注意与手足口病、丘疹样荨麻疹、脓疱疮鉴别。
脓疱疮
丘疹样荨麻疹
手足口病
水痘患儿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