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加拿大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方面比较成熟,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一、矿产勘查投入主体
矿产勘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期勘查( Grassroots exploration ) ,指在未勘查地区进行的初步勘查活动;二是后期勘查(Late一stage exploration ) ,指在进行过初步勘查的地区或矿区内进行的进一步勘查活动,以期发现新的矿床或新的矿产储量。后期勘查又分为两类:一是矿区外勘查(Off-site exploration ) ,指对矿区以外或未进行过任何勘查活动的地区进行的勘查活动;二是矿区勘查(on一site exploration ) ,指在矿区内进行的进一步勘查活动。中国和加拿大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的投资主体相差很大。勘查公司从规模上一般分为大公司和小公司。小公司一般指雇员为3 至5 人且多为地质学家,同时不拥有矿山的勘查公司;大公司一般指雇员数比较多,同时拥有一座或一座以上矿山的勘查公司。在前期勘查阶段,中国的投人主体是地勘单位,而加拿大的投资主体是勘查公司;后期勘查阶段的矿区外勘查部分,中国的投人主体是地勘单位和矿业公司,而加拿大的投资主体是勘查公司;后期勘查阶段的矿区勘查部分,中国的投人主体是矿业公司,而加拿大的投资主体是大的勘查公司。在中国,地勘单位在矿产勘查的投资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加拿大,政府没有直接的矿产勘查投资。
在加拿大,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尤其是联邦级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作用是制定与矿产资源相关的政策与制度,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和市场,为其矿产资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促进矿产资源产业的良性发展,对矿产资源产业产生间接影响,不进行直接干预。
二、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定义
在加拿大,矿产资源分为三类:推断的( Inferred )矿产资源、控制的(Indicated )矿产资源和探明的(Measured )矿产资源;矿产储量分为二类,即概略(Probable )矿产储量和证实(Proved )矿产储量。无论是矿产资源还是矿产储量都是在地质可靠程度和基础上进行分类的,而不是以经济意义为基础进行分类的。基于地质可靠程度进行分类的优点在于,当前世界上的地质技术相差不大,而且地质技术的突破间隔时间相对比较长,由此划分出来的各种分类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分类宜于对比,有利于矿产资源方面的国际合作。
1998 年,中国开始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套改,1999年公布了新的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分类和定义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 Tl 7766 。该标准按地质可靠程度将矿产资源分为潜在矿产资源和查明矿产资源两部分,然后再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详细分成16 类,其中潜在矿产资源包括1 类,查明矿产资源包括巧类。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包括3 类。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经济意义将矿产资源分为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两部分,其中基础储量包括9 类,资源量包括7 类;储量是基础储量的一部分,包括3 类。这两种分类方法是按照不同的依据进行的分类,第二种分类方法更为常用。基于经济意义进行分类的缺点在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比较大,而且经济变化比较快,与其他资源大国基于地质可靠程度进行的分类不能准确地对比,不利于矿产资源
加拿大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