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送课下乡”活动总结.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送课下乡”活动总结
利用9月26、27日两天,中心校对滚马岭、郭家店小学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在领导的精心筹备下,在授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涉及的村小教师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参与下,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活动所取得的成绩
1、端正了村小校长、教师对教学,尤其是常规教学的工作态度。
三位授课教师都是中心校的业务骨干,自身素质过硬,对课堂常规,基本教学流程耳熟能详,每一节课都是样板课、公开课,所任教的课程,从课堂组织,到导入新授讲解,到总结延伸;从课堂的语言组织,到学生习惯的培养,到学生言语的训练,到能力的培养,都给村小教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个榜样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课课“磨”出来的。在总结阶段,张振东指出了村小常规教学的症结所在:课堂的随意性太大。课备得不充分,课堂语言没有预设,生成不利,反思不到位。减少随意性是村小课堂教学改进的最佳途径。全体参与的教师,在反观自身的基础上,绝对能结合三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有所感悟和提高。抓好常规教学就是抓住了教学质量提高的命脉。
三节引路课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我镇小学教学的思路,步骤及重点。
之所以开展此次活动,就是因为部分,甚至是大部分村小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知道常规教学该抓些什么?什么才是教学的重点?这些教学任务目标该按照什么步骤与方法达成?对此,决定开展本次活动。
特精选了夏云霞老师的《荷塘旧事》第一、二课时、魏波老师的《童年的问号》随文识字、王桂秋老师《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三节典型课,从备课筹备,到教学设计,到随机调整到课后反思,以课堂教学展示和课后研讨的形式,展现名师、优师备课、上课的全过程,使村小教师明确如何开展常规课堂教学活动,从理念,到模式,到反思,指导青年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不断更新,尽快适应新形势,新思路,新方法,实现与村小最快最紧密的融合。
帮助新教师、特岗教师树立了学习意识,进取意识。
通过课与课的对比,让新教师明确自身与名师、优师存在的差距,明确学习和努力是缩小差距的最好办法。通过研讨,指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成为名师的先决条件,决定你是否成功的不是环境,而是你是否怀揣一颗进取的心。
纠正了村小日常管理、教学常规中存在的一些拖、拉、散、慢的问题。
以领导总结的形式,鲜明地指出了村小日常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拖拉散漫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意见,指出这些问题是制约和影响村小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并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成为了“不是问题的问题”。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学校的校风影响着教风,而教师的教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风,学风的好坏就注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1、村小教师队伍断代严重
由于近几年教师队伍进出机制的转变,使教师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新老断代的现状,如郭家店小学、滚马岭小学尤为严重。没有知识经验的传承,没有优良教风的传递,一群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已走上工作岗位就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使命。没有老教师的传帮带,没有辐射带动,闭门造车,很难迅速走上“正路”,完成“使命”。教师队伍的不稳定,造成了村小教学质量的普遍偏低。
学习氛围不浓
部分村小教师,不能以自身的缺陷,短板为基础,利用更多的时间充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新课改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在精研课标、教参的基础上强化备课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去完

“送课下乡”活动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8-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