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眼中的《北京人》
将人像拍出性格,拍出职业特点,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著名摄影家邓伟“世界名人”拍摄的成就,让我们看到其深厚的功底。然而,世界名人是高高在上的一群人,离老百姓太远;如何将我们身边的人拍出个性,拍出职业特点,是广大摄影人渴望了解的事情。2009年9月1日至10月31日,邓伟在首都博物馆展出了一组《北京人》系列作品,让我们看到他镜头中富有神采的北京人形象,从平民百姓到当代企业精英;从幼小顽童到耄耋老叟,都是各具神态,引人入胜。本期拍摄技术栏目,我们邀请邓伟教授结合《北京人》的拍摄实例,详细介绍人像摄影的真知灼见。
什么是老北京人的特色?什么是新北京人的特色?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邓伟可谓了如指掌。100多天的拍摄创作,他走街串巷,努力寻找各种各样富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将自己对北京的认识,通过镜头浓缩,提炼成富有北京代表性的造型元素符号展现出来。
表现典型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本身是最重要的元素,摄影师要想拍摄成功,就要努力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某一类特点的人物。
体现时代特征
每个时期的人物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人物个性便不能离开时代本身。人物的形态、姿势、着装、表情以及人物之间的搭配处理,都能体现摄影家表现人物个性时代特征的宏观把握能力。
抓住人物精神丰采
人物精神丰采的表现是摄影家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它是一个人的物质和情感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个人性格的集中体现。摄影家最好在现实生活中抓拍,才能得到形象感人的真实画面。
社区值班员孙金花
北京人热情直爽,善谈乐观,虽然很多老北京人至今还生活在狭窄的房屋里,生活条件也并不富裕,但是,开朗乐观、安贫乐道的性格仍然随处可见。社区值班员孙金花穿着朴素,左手提着马扎,右手拿着钥匙,看上去生活气息极浓。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花白头发下的灿烂笑容,这是人物性格的揭示,也是人物精神面貌的展现。从中可以看出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感受到许多老北京人的乐观情怀。尤其是孙金花左臂上戴着的红袖标,更一目了然地说明了社区值班员身份。
镜头焦距:50mm,快门速度:1/125秒,
光圈:F8-11,ISO:100,室外
体现人物的职业特点
将被摄对象与工作场景、工作内容巧妙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人物的职业特点。现代社会中,人物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人物特征常常都与职业密切关联。表现职场人物时,最好选择被摄者比较得意的成就,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人物的工作性质和社会地位。
背景衬托式
在人物的工作场所中,找一个反映人物成就或工作性质的东西做背景,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方式,运用得当,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明人物的职业特点,虽然这种方法容易想到,但是用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夸张表现式
无论是摆拍还是抓拍,都要表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虽然有些道具、服饰、环境等可以衬托出人物的职业特点,但是如果机械地照搬,很容易拍得比较刻板,缺乏深度。对于那些富有创新思想的人来说,夸张的表现方式,常常让人记忆深刻。
简洁突出式
表现人物个性,不一定非要拍大拍全,摄影家要有充分的概括能力,找到有特点的地方,找到有代表性的角度,耐心等待,仔细琢磨,用极其简洁的画面,更能表现好人物的形象和风貌。
修自行车师傅张永玲
邓伟眼中的《北京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