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合唱进行到底
中央电视台第13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比赛自3月19日结束至今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然而当人们谈到这次的合唱比赛时仍然是津津乐道,似乎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普遍的反映是没想到合唱会这么好听!没想到合唱的水平这么高!也没想到合唱会有这么多风格各异的类型!更没想到许多合唱团的素质考试尤其是视唱的水平这么好!还有一个没想到是合唱比赛比紧接其后的几种唱法的比赛更好看!从这几个“没想到”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合唱艺术的喜爱。
除以上的赞赏之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此次合唱比赛的收视率非常高。除普通观众对此次合唱比赛十分关注外,估计全国各地所有参加合唱活动的人都会天天观看比赛。4月中旬中国合唱协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了一期“合唱指挥大师班”,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培训的学员(合唱指挥)共330多人。我听很多学员说,在比赛期间各个合唱团都停止了排练,每天晚上大家都观看央视的合唱比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镇、各行各业、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城市的社区和大中小学校有多少合唱团!再加上许许多多由来自各个行业人员组成的合唱团以及城市各个公园中的合唱队等等,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社会群体!人数之众难以计数。央视青歌赛的合唱比赛吸引了如此多的人关注,而且他们不是看热闹,而是在看门道,据说有很多人都在给参赛队打分。可见合唱对于他们而言远不止是一项娱乐活动,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之必需了。
合唱艺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无数的人参与其中,是因为这种艺术形式对于参与者而言,不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能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而且通过演唱古今中外的合唱艺术精品,会使人们的精神境界更加高尚,更加热爱生活,进而充分地体验到一种幸福感。除此之外,合唱作为一种群体艺术,在艺术上追求和谐统一的同时,会增强合作意识并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利于增进团队的团结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合唱艺术的普及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且合唱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中央电视台把合唱列为青歌赛的比赛项目,为合唱艺术打开了一扇通往千家万户的大门,这一举措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合唱发展的进程中还有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急需培养大批优秀的合唱指挥人才。众所周知,指挥是合唱队的灵魂,没有好的指挥合唱队的水平无法提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此次青歌赛中我作为评委,在复赛中看到大部分合唱团都是由于指挥的水平不高被淘汰出局,致使他们无缘进入电视直播的决赛。而那些进入决赛的团队尤其是进入最后一轮的合唱团,他们之所以能拼杀到最后,与指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我国群众合唱的普及虽然范围很广,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缺少大批优秀的指挥人才,使大部分基层的合唱团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准上。这是制约我国合唱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是应采取措施不断地推出优秀的合唱新作品。合唱作品对于合唱的发展与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大量的新作品不断涌现,会制约合唱水平的提高。在此次青歌赛中虽然有一些新作推出,但是数量很少,而且水平也不是很高,许多团队演唱的仍然是一些老的曲目;包括近些年在其它合唱比赛中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合唱新作品十分匮乏。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合唱发展的又一个瓶颈问题,
将合唱进行到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