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存货盘存制度和资产清查
《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1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汇总表
交易或事项
填制和审核
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会计核算工作程序图
编制财务
会计报告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财产清查
成本计算
会计资料
分析利用
2
存货盘存制度
不同类型的企业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其存货的内容、种类及其性质不同以及对存货管理的要求等均不同,运用账户和复式记账的方法将存货的增减变动记录在账簿的形式也就不相同,由此形成的将存货的增减变动以不同的方法在账簿上加以记录的形式有两种:
实地盘存制
永续盘存
3
实地盘存制
含义: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是在期末通过对存货的盘点来确定期末存货结存数量,并据以推算出本期发出存货数量的一种方法。
要点:
平时存货的增减变动只在账簿上登记其购进或收入的数量和金额,不登记存货发出和减少的数量;
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结存存货的实际数量;
倒挤出本期发出和减少存货的数量,并进而推算出本期的销售成本。
4
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下是先得出期末存货后倒挤出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存货期初余额+本期购进=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期末存货
通过盘点确定数量,再根据一定的计价方法确定期末存货的金额
5
实地盘存制
缺点:
不能在账面上随时反映存货的收、发、结存情况,及时提供存货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
很可能导致将一些并非由于销售或耗用而减少的商品,比如被盗损失等全部挤入销售或成本之中,从而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7
永续盘存制
含义:永续盘存制是对存货的日常记录既登记增加数量,又登记发出数量,随时反映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要点:
按每一存货的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逐步或逐日登记每一存货的收、发、结存数量和金额。
8
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下是先得出本期销售成本,再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存货期初余额+本期购进=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
期末存货=本期可供销售的存货-本期销售成本
9
永续盘存制
优点:永续盘存制下存货的账簿组织的优点:
可以利用总账与二级账、二级账与明细账之间的关系相互核对,相互控制;
有利于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
一旦发现差错,容易发现,便于查找。
缺点:永续盘存制的主要确定在于核算工作量较大,但计算机在企业的运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个缺点。
10
王智波《基础会计学》[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