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
第七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川概述
冰川概述(影视)
影视:冰川,边看边观察思考下列问题: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
? ?
? ?
冰川概述
第一节冰川概述
冰川——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长期存在的由雪源向外缓慢移动的冰体。固体水库,85%的淡水资源,对气候和海平面升降影响巨大。
冰川概述
海螺沟-贡嘎雪峰脚下
冰川概述(形成)
第一节冰川概述
一、冰川的形成
(一)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形成终年积雪区,为冰川的积累区;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有季节性积雪,称为消融区。
雪线高度各地不一,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
②降雪量: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
③地形:雪线高度与坡度成正比。
昆仑山雪线
冰川概述(运动、基本类型)
(二)成冰作用
太阳辐射压力、温度压力(重力)
新鲜雪花粒雪冰体冰川
重结晶反复融、冻流动
二、冰川的运动
主要由于重力和压力的原因,冰川总是在不停地运动,但其运动的速度却非常缓慢,多数观测点的年流速只有数米到数十米。
密度( g/cm3 )
雪
粒雪
-
冰川冰
冰川概述(运动、基本类型)
三、冰川的基本类型
按冰川的规模大小,外部形态特征分为:
大陆冰川(大陆冰盖)
规模巨大,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和冰岛等地,呈面状分布不受地形约束。厚度大。南极大陆冰盖面积达1300万Km2,平均厚2千米以上,最厚达4800m。以年流动几十米的速度流入海洋。
山岳冰川(阿尔卑斯式冰山)
规模小,长度一般为数公里到数十公里,厚度从几百米到近千米。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区,流动在山谷中。按发育规模和形态可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山麓冰川。较大的山岳冰川可形成复式山岳冰川,可分为主冰川、支冰川。年流速数米到数十米,进入消融区融化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概述(运动、基本类型)
大陆冰川
冰川的地质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