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
张春艳
吉林省行政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大数据带来了数据与信息处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有助于公共安全治理者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面临大数据收益与成本、保障安全与诱发风险、信息开放与隐私保护以及技术发展与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应走向“智慧治理”模式, 它强调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知识与技术的广泛性应用, 借以提升国家与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务时的治理能力。
关键词:
大数据; 公共安全; 治理; 智慧治理;
作者简介:张春艳(1965-) 女, 吉林长春人, 吉林省行政学院应急教研部主任, 教授, 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应急管理.
收稿日期:2014-09-24
Received: 2014-09-24
一、引言
公共安全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前提条件。在当今时代, 由于快速的社会变革而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真正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不确定性”, 即对风险难以进行有效预测与控制。鉴于此, 政府管理者乃至社会公众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成为改善公共安全治理效果的关键。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数据与信息处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这也对传统的公共安全治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根本来看, 大数据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对各种类型数据价值的深层次挖掘, 是信息社会中科技理性的高度彰显。为了顺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 本文提出了“智慧治理”的概念, 认为它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公共安全治理的发展前景。
二、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的特质
当前, 大数据( Big Data) 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维基百科对它的界定是: “大数据, 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 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 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
[1]另一个常被引用的界定出自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11年5月发布的一篇名为《大数据: 未来创新、竞争、生产力的指向标》的研究报告: “大数据指的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2]此外, 也有一些研究者从功能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 大数据是“在多样的或者大量数据中, 迅速获取信息的能力”。[3]
本文认为, 大数据的本质仍然是“数据”, 只是它所具有的“大”特征赋予了它不同于一般数据的特殊价值。具体而言, 大数据之“大”表现为“4V+ 1C”的特征: ( 1 ) Volume, 即海量的数据规模, 统计表明人类近两年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的总量; ( 2) Velocity, 即处理速度快, 海量的数据必须借助高效率的数据挖掘技术; ( 3) Variety, 即多样化的数据类型, 既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 也包括各种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 例如视频、音频、图片、位置信息等; ( 4) Value, 即巨大的数据价值, 但是价值的密度较低; ( 5) Complexity, 即分析处理的复杂性加大。[4]
就其作为“数据”的本质来看, 海量的数据自始至终存在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