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论
一、教育的定义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增强人们体质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称之为教育活动。
狭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有社会专门机构即学校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促使人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途径、方法、手段、环境)
三、教育的起源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为多种宗教所坚持。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第一次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美国教育家孟禄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共同的缺陷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没有区分动物的本能性与教育作为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同样导致了教育起源问题的生物学化解释。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称为社会起源论,这一观点主要集中在我国和苏联,是我国多数教育学者认同的观点。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原始状态的教育
原始状态的教育,是指从人类最初的教育萌芽到原始社会末期这一历史时期的教育,期间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化。原始状态的教育有许多共同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存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
2. 教育内容取决于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3. 教育手段和方法简单
4. 教育权利平等
(二)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以孔子教育为主。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私学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论,学校从宫廷移到民间,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文士精通文字,能书善写,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 “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古代埃及教育最重视的是道德品质的教育。
、罗马教育: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他们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阶层的子弟,贵族阶层子弟接受家庭教育,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罗马教育分为共和时期的私立学校教育和帝政时期的国立学校教育。
(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同时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体阶段
1. 最先提出“教育学”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623年发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单列出来。
2. 1632年,捷克教育家考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3. 之后出现了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1693)、法国卢梭的《爱弥儿》(1762年)、法国爱尔维修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1773年)、德国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1862年)、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1860年)等,都是教育学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
4. 完整的教育学体系创立者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历史上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5.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年代,是教育学多样化发展阶段。
四、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
教育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之后才开始的。其沿革过程大体为——先学日本,后袭美欧,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走上教育学中国化之路。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领会教育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掌握教育学的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3、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4、帮助总结经验,从教育教学
教育学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