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主题: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突出强调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任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首要问题。
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信仰是事关重大和长远的政治课题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新的辉煌,需要党员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人忠实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保持特有优势的必然要求。
(二)坚定信仰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现实考验
当前,我国思想理论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大多数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坚定的,但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我国思想政治领域也出现了各种噪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现实考验。
一是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考验。西方敌对势力出于他们的政治目的和战略利益,一直把我演变的主要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对我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企图用他们的那一套来“改造”我们的广大党员,最终搞垮社会主义中国。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推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欺骗性、蛊惑性、隐蔽性都进一步增强。他们在网上不断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传播政治谣言;大量制造、传播不良信息,宣扬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大力鼓吹西方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具有什么
“普世价值”,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西方敌对势力的这一系列举动正是冲着我们党,冲着我们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来的。
二是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考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使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职能分工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人们思想活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这种变化趋势虽然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激荡碰撞,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往往使部分党员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很多生活领域都呈现出功利化倾向,表现在人们的信仰方面,就是排斥信仰的价值,一切从利益出发,一切向钱看,精神追求日益物质化和功利化。
三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考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我国社会各界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十分活跃,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撞,这就容易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陷入困惑迷茫,动摇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它们或以与马克思主义完全对立的立场观点来出现,或以割裂、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形式来出现,或打着
“学术探讨”、“还原历史”和“价值中立”等名义来出现,尽管说法不同,具体观点不大一样,其实质都是要否定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这些社会思潮往往以群众利益“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对人们的思想困惑给出看似合理的解答,甚至在语言表达上趋向“煽情化”,带有很大的蛊惑性和欺骗性。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四是执政党内部消极腐败因素滋长给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考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和丧失会导致消极腐败的发生,而党内消极腐败因素的滋长也给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近年来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任务依然相当艰巨。腐败是腐蚀剂,它消磨党的意志,瓦解党的队伍,削弱党的战斗力,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党内发生腐败问题而我们又不能有效加以防范和抑制,那就会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失去信任、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产生怀疑,也就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党课:坚定理想信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