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是可行性报告(精品).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业重点攻关项目“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选题的必要性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2004年和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两个江西省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中央关于为农民减负、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给农业科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近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更进一步地为加大农业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指明了方向。
江西是以水稻为主的传统农业大省,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对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多次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从“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到“山下办优质粮仓、山上办绿色银行”,再到包括“重点在田”的农业“五在”,无不把粮食生产列为重点发展和扶持对象。江西的粮食主要是水稻,水稻占粮食播面的88%和粮食总产的93%。江西是我国南方建国以来从不间断向外省输出粮食的唯一省份,输出的粮食也是水稻。水稻生产是江西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水稻育种的重点支持十分必要。
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原创性发明,目前农业部、科技部、外交部、外经贸等多个部委正在筹划启动“杂交水稻走出去战略”,目的是使杂交水稻技术能进一步输出到国外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江西作为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杂交早稻面积比例最大的省份,加强对杂交水稻育种尤其是杂交早稻育种的支持,巩固和提升我省在杂交水稻技术领域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南昌市是我省省会城市,也是水稻高产区之一,强化杂交水稻尤其是杂交早稻育种优势,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促进品质改良、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杂交水稻在我国成功应用30多年,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杂交水稻是我国援外的主打技术,为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杂交水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科技创新的成功范例。如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的杂交水稻已进入商业化生产,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性的攻关课题。巩固杂交水稻的国际领先地位是我国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江西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之一,育成了第一个不育系珍汕97A应用至今。然而,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我省在杂交水稻上的优势被逐渐削弱,但基础尚好,强化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早稻谷是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国家收购粮食的大头,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江西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年种植早稻面积约2000万亩,其中杂交早稻占50-70%,是全国杂交早稻面积比率最大的省份,2004年杂交早稻种植的面积已达早稻面积的80%。提升杂交早稻育种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然而,早稻杂种优势利用是杂交水稻的不足之处,超级稻育种已在我国率先成功,但现有的超级稻都是中晚稻类型,尚无超级杂交早稻,也说明了杂交早稻育种的难度。我国长江流域尚有一半以上的早稻面积仍然是常规稻,发展杂交早稻是杂交水稻研究的重点领域。现有的杂交早稻组合存在生育期长,米质欠佳,抗性不强等不足,处于“早而不丰、丰而不优”的状况。并且配组应用的不育系金23A、中9A、和优
ⅠA均感稻瘟病,配组父本仅有R402、R66、T0974、R71等少数几个恢复系,农民种植杂交早稻可选择的组合少,早中熟杂交组合更少。随着我的提高,少施或不施农药,降低稻米农药残留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新的要求。以三系法为主,配合采用两系法,通过选育抗稻瘟病好的不育系来配组出早熟、优质、高产、多抗的早杂组合将对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推进作用。
3、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是杂交稻育种的难点,难就难在早熟恢复系的选育。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早稻恢复系R66和R402所配杂一代生育期偏长,不利于晚稻生产和全年丰收,而T0974和R71所配组合生育期较适中,但优势不强,产量一般。导入不完全显性早熟基因或完全显性早熟基因,选育配组早熟的不育系或恢复系,缩短杂种一代生育期、稳定产量是一种新的很有应用前景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有利于解决高产与优质的矛盾。本项目已育成具有配组早熟特性的6442s和莲9S两个不育系可供配组和生产应用,刚刚鉴定的江农早4号A与某些恢复系配组时也有一定的早熟特性。国内尚没有这种配组早熟的早稻材料的报导。江西是双季稻区,将早熟基因转育技术应用到杂交早稻育种中,将全面推进早稻生产,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杂交水稻产业化开发能力和水平。
4、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⑴“十五”期间已鉴定与本项目有关的科技成果2项成果,其中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项目主持人主持完成的“莲9S及其高蛋白饲料稻组合”2002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达。本项目主持人参加完

杂交早稻新组合选育是可行性报告(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4938864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