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000字古代文学论文:策问.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000字古代文学论文:策问.doc3000字古代文学论文:策问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3000字古代文学论文。
策问是古代以策试士时由主考一方出题发问,其中由皇帝亲自发问或者代表皇帝发问的称为制策,由各级主考的政府部门发问的称为试策。士子的回答则称为对策。
一、汉文帝时期的策问与对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道: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1],这里的应诏而陈政,即是针对统治者关于时政的策问给以准确的回答。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考试方法,它确立于西汉前期。
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发生了日食,文帝以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施政有过给以警戒,所谓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因此下诏令臣民上言自己的过失,同时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九月,汉文帝再次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2]关于文帝策问的具体内容,《汉书》记载道: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皇帝曰:昔者大禹勤求贤士,施及方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近者献其明,远者通厥聪,比善戮力,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夏以长楙。
高皇帝亲除大害,去乱从,并建豪英,以为官师,为谏争,辅天子之阙,而翼戴汉宗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方内以安,泽及四夷。今朕获执天子之正,以承宗庙之祀,朕既不德、又不敏、明弗能烛、而智不能治,此大夫之所着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朕甚嘉之,故登大夫于朝,亲谕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及永惟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四者之阙,悉陈其志,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下以兴愚民之休利,着之于篇,朕亲览焉。观大夫所以佐朕,至与不至,书之、周之、密之、重之、闭之。兴自朕躬,大夫其正论,毋枉执事。呜乎,戒之!二三大夫其帅志毋怠!分析这篇策问我们可以看出五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古代统治者的推崇与效仿;二是对自己祖先的膜拜;三是对自己进行解剖与评价;四是讲自己征举贤良及直言极谏者的目的,将以匡朕之不逮;五是就对策的问题作出说明,即朕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宣、民之不宁,要求贤良们认真对待,作出答策。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古代文学论文格式模板。
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写作的方法是:
直接在题目中揭示论文主要观点。如:《宁波外向型经济不能回避欧元》。
当文章的主要观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时,在题目中也可以只交代研究的内容、范围或角度。如:《时代和制度变迁中知识型企业家的兴起和成长》、《论知识型企业家的内涵和本质》、《试论》、《浅谈》、《初探》等等。从这类题目本身一般看不出的观点,但因为交代了文章的内容范围,可引起有相同兴趣的同仁注意。
题目的写作句型可以有多种选择:陈述句《创新是宁波经济高速增长的不竭动力》、祈使句《西部大开发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切入点》、判断句《宁波外向型经济不能回避欧元》、疑问句《领导该是什么样?》等句型。也可以用带有若干短

3000字古代文学论文:策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18-02-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