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DB2308 T 118-2022 大豆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是由【Hitter】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DB2308 T 118-2022 大豆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大豆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022-12-06发布2023-01-05实施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08/T118—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敬涛、龚振平、盖志佳、蔡丽君、刘婧琦DB2308/T118—20221大豆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耕整地、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大豆生产区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豆类种子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NY/T738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质量NY/T741深松、耙茬机械作业质量NY/T742铧式犁作业质量NY/T1143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3662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DB2308/T118—2022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实现大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机械化作业,在显著提高大豆产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大豆种植效益。,组装集成配套优质、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保障大豆生产优质高效。4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GB3095和GB15618规定。DB2308/T118—、农艺要求、种植模式等因素,选择作业方式。,每3年要深翻或深松一次。黑土层深的地块采用深翻的方式,深翻深度22cm以上;黑土层浅的地块采用深松整地方式,深松深度40cm~45cm。作业质量符合NY/T741、NY/T742要求。,可用圆盘耙进行耙茬整地,耙地深度10cm~15cm,作业质量符合NY/T741要求。、深松整地基础的地块,前茬大豆茬可直接用深松旋耕机旋耕整地,前茬玉米茬需要用打茬机将玉米茬打碎后再旋耕,旋耕深度8cm~12cm。作业质量符合NY/T449要求。,秋起130cm或110cm大垄。垄长每100m直线度偏差不大于5cm,垄距误差不大于2cm。130cm大垄,台上宽90cm,台高16cm;110cm大垄,台上宽70cm,台高18cm。作业质量符合NY/T3662要求。、秋整地最佳,避免春整地。,因地制宜地选择成熟期适宜、秆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大豆品种,种子更新不超过3年。,剔除病斑粒、不完整粒、虫食粒及杂质。。—20222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用种衣剂,用药符合GB/T8321、NY/T1276的要求。7施肥DB2308/T118—-2006要求。,施生物有机肥作底肥可采用先撒肥后耕地或边施肥边耕地的作业方式;化肥作底肥要深施,深度达到种下14cm~16cm,用量占化肥总施用量的60%~70%。,如在秋整地时没施底肥的地块,在播种同时采用分层深施肥技术,第一层将化肥总施用量的30%~40%,施到种子侧下方5cm~7cm处,第二层将化肥总用量的60%~70%深施到种下12cm~14cm处。,用喷杆式喷雾机、背负式喷雾机或无人机喷施叶面肥,主要以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磷酸二氢钾等为主。。肥料应符合NY/T496的要求。℃~8℃,适时播种。,65cm行距上播种2行,小行距12cm~18cm,一次可完成开沟、精量播种、分层深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130cm大垄上播种3行,小行距30cm~35cm,130cm大垄上播种4行,小行距20cm~;110cm大垄上播种3行,小行距20cm~22cm。一次可完成开沟、精量播种、分层深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种植行距15cm~30cm或小垄密专用播种机播种在45cm行距上播种2行,小行距12cm。—,岗地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高秆品种宜稀,矮秆品种宜密。DB2308/T118—~28株/m2,窄行密植播种密度为30株/m2~45株/m2。,落种均匀无断条(20cm无籽为断条),垄上播种对准垄顶中心,播种行距偏差不超过±1cm,播种机往复行距偏差不超过±5cm,播种质量符合NY/T1143要求。,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和苗后茎叶处理结合方式。~3片复叶期,杂草2叶~4叶期施药;药剂使用按GB/T8321、NY/T1276执行,用量、方法按说明书进行。,伤苗率小于5%,中耕次数和时间根据苗情、草情和天气等因素确定,符合NY/T3662要求。,在大豆分枝期至盛花期,可用多效唑或烯效唑等化控剂进行调控,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背负式喷雾机或无人机航化作业,药剂使用按说明书操作。,适时进行灌溉,宜选择滴灌、喷管等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要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培育壮苗、精细管理等农业措施,利用灯光、颜色诱杀等物理措施,释放天敌等生物措施及化学防治等措施综合防治。采用喷杆式喷雾机、背负式喷雾机或无人机航化作业,农药使用要求按GB/T8321、NT/Y1276执行,用量、方法按说明书进行。,茎秆黄枯,籽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5%时(俗称摇铃期)进行收获。
DB2308 T 118-2022 大豆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