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Software Engineering 080611W)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维护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了解经济、管理、金融、法律等相关基础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件开发、应用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软件工程、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际软件开发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毕业时,应具有如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富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和一定的软件测试及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文档编写和整理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以及较强的交流能力与协作精神。
。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 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导论、
Java EE应用开发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金融信息系统等。
四、学制及学期安排
普通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共分8个学期,全程总计198周,每学期按17周规划教学周数,考试1—2周,1—7学期寒暑假安排34周。
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164学分,其中必修课107学分,通识选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22学分,实践与实验课程21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准毕业。
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选课指引
1、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选课以“附表六:全程教学计划表”为依据,选课时应注意各学期课时数要尽量均衡,以每周25个左右学时为宜,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选课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学期、规定的学分进行,并注意课程相互之间搭配、衔接,以更好地保证各学期课程学习效果。
2、学生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三个部分,分别应取得55学分、24学分和28学分,同时专业选修课至少需修满22个学分,标注“★”的专业选修课程表示限选课程,共计12学分,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8个学分。通识选修课、实践与实验课分别不低于14个学分、21个学分,总共修满164个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3、为突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并逐步形成与学校经济、金融、管理类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特色,自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应选择限定选修课程模块和任意选修课程模块中相关专业课程,修满相应学分。
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模块共32个学分,学生必须选修其中的14个学分,并参照“附表六:全程教学计划表”课程开设学期。
4、实践与实验课:包括学校统一安排的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以及由专业自行安排的学科基础课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中期设计(软件项目综合设计)、软件项目综合开发实践,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软件工程专业学生需相应修读满全部学分。
其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至少取得2个社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
5、在正常教学进程结束之前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免修后续大学英语课程,直接取得相应的学分。
6、大学体育采取选课形式实施俱乐部教学。学生根据本人体育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体育项目,在不同的教学俱乐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规定的学分。
7、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和通识教育任选课两类。人文艺术类限选课必须至少修满2个学分,通识教育任选课必须至少修满12个学分方可毕业。
七、周数分配表(见附表一)
八、学期教学进程表(见附表二)
九、学分统计表(见附表三)
十、推荐阅读书目(见附表四)
十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总体规划表(见附表五)
十二、全程教学计划表(见附表六)
附表一:周数分配表
周数分配表
教学环节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合计
第1
学期
第2
学期
第3
学期
第4
学期
第5
学期
第6
学期
第7
学期
第8
学期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_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