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A CHINA中国汉莎
表面处理检验标准
目的
为使公司表面处理产品之检验有据可依。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表面处理产品。
管理责任者
品貭部主管
制订、修改、废止
本标准之制订、修改、废止均由品保部主管核决后生效。
本标准之表面处理是指电镀、PVD镀和有机涂层产品,并规定了其外观判定标准和相关的测试标准,如客户无特别要求将依此标准执行。
本标准自核准发布之日起执行
名词定义
A面:在安装后,对观察者来说不转动,直接看到的表面。
B面:对观察者来说不太重要,并且产品安装后需要转动,才能观察到的表面。
C面: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对观察者来说不可见的表面。
起泡:镀层与基材之间附着性不良,而造成的镀层隆起现象。
剥离:镀层从底层或基材之间,剥落起皮之现象。
烧焦:镀层表面发白目视粗糙。
发黄:镀层表面露出黄色镍层。
发白:镀件表面有白色雾团状痕迹,手感粗糙.
碰伤:工件表面因碰伤产生凹状痕迹。
:产品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
:产品表面因包装运输,安装操作等工作过程中擦出细微线状痕迹。
:机加、铸造、焊接、压铸件抛光后,表面留有较大凹洞。电镀品表现为较明现的孔眼.
:机加、抛光或电镀后看到的部件表面上的小孔,它是由材质不良或焊接不良而引起的缺陷。
:产品表面细微小点常有群体现象。
:产品表面较明显凸状附着物,手感粗糙,有刮手的感觉.
:镀件表面,未镀上铬、镍及PVD处理层之现象。
:镀后产品表面呈雪花状痕迹。
:同一产品不同表面,同一批产品不同表面,不同批产品表面,与标准色样板有较明显差异。
:产品镀后表面镀层脱落,露出原电镀表面。
:产品连接边、直角边、圆弧面明显变形及螺纹变形。
:产品表面留下抛光前打砂工序痕迹。
:产品加工时表面留下的薄金属片或金属毛刺。
:工作表面、平面、圆弧面抛光后波浪状痕迹。
:工件内部小孔,抛光后露出细微小孔。主要为材质不良造成.
实施程序
表面处理产品依客户对外观目视需求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类(见附件一),表面处理产品目视检验标准(见附件二至四)。
外观目视检验具体要求:
使用环境,光源为日光灯,并依据不同等级分面检验
检验者与产品之间间距300-400㎜,,并无色盲
检验使用三秒钟法则:即在以上检验条件下,对同一面同一地方目视3秒钟进行评估(指针
对某一个缺陷,而不是指用来检查整个产品所用的时间)
电镀膜厚测试依《膜厚测试标准》执行,如客户有特别要求时,以客户要求为准。
表面处理产品测试项目标准(见附件五)
表面处理之膜厚、盐雾测试要求(见附件六)
客户有特别要求的,依客户要求为准,必要时需制作外观限度标准样品(HANSA)作对比用。
附件一
1
表面处理产品物料分类明细
A类
B类
C类
电镀主体类,把手类,面板类,出水口类,本体套筒类,出水口套筒类,出水口插座类,底
汉莎表面处理检验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