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现场条件
1、交通条件
该场地区域有土路或田间道路直达施工现场,交通较为方便。
2、通信条件
施工现场人员配置对讲机10台。
3、治安环境
鉴于该工程地场面积较为宽阔,在安全保卫工作上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维持好治安保卫工作,做好来往行人的安全防范工作。施工时拟在工地设置值班点及治安管理室,在交通道口现场设防护围栏实行半封闭式施工。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
(2)在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保证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指导施工。
(3)技术交底内容分为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主管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施工队长。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交底时,要求细致齐全,并要求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质量要求及操作要求、关键结构施工中要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2、现场准备
(1)控制测量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会同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完成施工范围内标高及控制点测量,并将测量数据报监理工程师审定。
(2)接中标通知书后,公司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前检查。
(3)施工技术文件编制
进场后,随即将施工组织设计具体化、详细化,并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工程作业设计,展开施工作业。项目经理部编制各种施工图表,便于指导施工。
3、设备及材料准备
根据工程地质以及施工内容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机械设备组合,组织一批机械设备进场,具体机械设备及进场时间见机械设备表。
4、施工道路布置
(1)布置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及总体布置图;
2)现场地形及周边环境;
3)本合同工程施工总布置需要,主体工程施工需要,运输要求及强度运输设备配置等。
4)现有场内、外交通;
(2)布置原则
1)充分利服务业主提供的场内、外交通;
2)充分利用现场有利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永久公路和原有道路,尽量减少临时道路工程量。
第二节、施工测量
一、测量人员配置
项目部工程科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3人组成,其中1名专职测量工程师,2名专职测量员。
二、测量仪器配置
施工测量主要仪器设备配置表
仪器名称
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TPCON311
测角精度1″
测距精度2mm+2ppm
台套
1
证件齐全
水准仪
DS05
±
台套
1
证件齐全
计算机
P4


1
含打印机
计算器
fx-4500P
1024步

3
三、测量施工方法
1、各工程项目开挖竣工后及时测绘道路原始断面图(比例尺为1:200)和地质缺陷地形图(比例尺可根据范围大小在1:50-1:200之间选择)。测绘时邀请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或以其它方式检查。测绘完毕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
2、土方在开始开挖及回填前检查起始地形资料是否完整可靠,必要时进行实测或补测,并报送监理工程师认可。在填筑过程中及时测绘出不同填料的分界线,竣工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及时测绘竣工地形图和竣工断面图,并将回填起始线、填料分界线套绘于竣工断面图上。
3、工程量计算
单项工程竣工后,依据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原始(起始)地形线、分界线和竣工线,计算开挖竣工和回填竣工工程量,计算经检查复核无误后即可报送监理审查复核。
四、施工测量方法
1、测量前的准备
(1)在施工测量前,首先对测量仪器设备经纬仪、水准仪、水准尺及钢尺等进行校正,使用已进行周期检验校核的测量仪器并检查其标识的有效,使仪器各项指标合乎规范要求,处以受控状态。
(2)对照施工图纸,实地勘察施工工程区域,熟悉施工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并分析其对施工测量的影响程度,拟定测量方案。
(3)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基本资料和数据,进行校核,核准后设置施工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报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复核、审定。
2、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施工技术准备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工程顺利开工和为今后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开工前施工测量人员根据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点、高程控制点,进行测量基准点的技术交底和现场交桩,共同办理有关技术交底和交桩手续。
然后按照施工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及国家有关的施工测量标准和要求测量的精度和等级,对交底时提供的测量资料、测基准点进行复测、验算、校核,并将验算校核的资料以书面形式报监理人,如果有异议,双方进行核实,最后以监理人批准认定的资料数据为准,充分结合本工程现场情况,施工方案等,建立和增设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和基准点。
3、平面控制点
(1)根据

美丽乡村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214 KB
  • 时间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