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水资源的自主管理.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水资源的自主管理.doc农村研究论文:农村水资源的自主管理
本文导航 1、首页2、水资源使用【摘要】农村研究论文:农村水资源的自主管理怎么写呢,请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摘要:晋陕地区地处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明清时期,伴随着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和官方对水资源管理的松弛,晋陕两地农村水资源管理呈自主化倾向。通过考察明清晋陕地区水环境和民间水利组织的自主管理方式,对其制度形式的水利规约进行制度分析和效用评价,认为正是在国家政权、乡绅阶层和农民阶层互动和博弈过程中,水资源自主管理应运而生。但是,农民阶层参与水管理的缺失,使得这种自主管理的效用发挥是有限度的。
关键词:农村水资源;自主管理;明清时期;晋陕地区
收稿日期:2011-01-08
简介:党晓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晋陕地区地处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水资源总量贫乏且时间上分布极不均衡,夏季多雨而冬春干旱,有限的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始终是这一区域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土地开垦面积的增加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对水源地森林的大面积砍伐,使得本已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而形势严峻的水环境更加雪上加霜。同时,伴随着国家政权在水资源管理事务中的逐渐淡出,一种为了满足社区成员基本的用水需求、维持正常的用水秩序、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由农村内部进行的一套自下而上式的水资源自主管理活动开始发挥出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的乡村社会自发成立了民间水利组织,并依据当地用水惯例和国家水法,制定了一系列水利规约,对包括水资源的使用次序、使用时间、使用量在内的各项涉水事务进行具体管理,同时,民间水利组织还利用强大的道德评价机制,对乡民的个人用水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并对用水过程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这种水资源的社区自主管理模式在当地一直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才伴随着国家所有,统一管理政策的实行而消失。作为一种能够持续长达数百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明清北方缺水地区的水管理实践定有其值得借鉴的成功之处,同时,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也必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即拟通过对明清时期晋陕两地农村社会的水资源管理状况的考察,深入探讨其管理形势特点,效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当代水资源的社区自主管理提供历史借鉴。
一、明清晋陕地区的民间水利组织
长期以来,地处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晋陕地区就是严重缺水的区域。明清时期,随着气候变冷变干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许多地区水利设施的经年不修,导致了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更为突出。在陕西,咸宁县的南山在乾隆以前还多深林密嶂,溪水清澈,山下居民多资其利。然而自从乾隆年间开垦日众,尽成田畴,水潦一致,泥沙杂流,下流渠堰易致淤塞。[ 11] 礼泉县北二十里的安谷水、八十里的巴谷水以及县南的观音泉,在清前期尚能引以灌田,但到了乾隆年间已经皆无灌溉之利了。[ 22]汉中的乌龙江、清水河原本民循堰渠之规,田收灌溉之益,盖有利无害者。但自从清中叶老林开垦,山地挖松,以至于每当夏秋之时,山水暴涨,抉沙拥石而行,各江河身渐次填高,其沙石往往灌入渠中,非冲坏渠堤,即塑塞渠口。在山西,翼城的滦池泉自明弘治18年( 1505年)起至清末共发生4次停涌,陷于完全干涸境地。介休洪山泉则出现三次断流,而晋泉也分别在崇祯22年( 1650 年)和雍正元年出现了明显的水量减少的现象,以致

农村研究论文:农村水资源的自主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8-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