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学习
学习中的苦与乐
—
杨锐(保山师专) 左井明(老营中学)
故事导读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是把财产的一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每年以利息奖励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这就是诺贝尔奖金的由来。诺贝尔本人曾被人们称为“炸不死的人”,因为他在研究炸药时经历了多次爆炸,几次都险些丧命。1864年, 诺贝尔的实验室里传出一阵猛烈的爆炸声,五个人因此丧命,其中就包括诺贝尔的亲弟弟,连诺贝尔年迈的老父亲也受了重伤。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硝酸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但是多少人听到他的爆炸声后,望而却步,所以对硝酸甘油的研究很少。只有诺贝尔只难而进。在失去亲弟弟以后,诺贝尔的实验室里继续传来爆炸声,最后连周围的邻居都怕了,不准诺贝尔继续在实验室里研究炸药. 诺贝尔只得将他的实验室转移到湖中心的渡船上。又是一次空前猛烈的爆炸声,爆炸的浓烟直冲天空,人们都失声喊到:“诺贝尔完了!”正在这时,从浓烟中冲出一个满脸鲜血的人,高喊:“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就这样,安全炸药出现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
谈一谈
1、你能谈谈你为什么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吗?
2、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学习是辛苦的吗?
3、当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当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比学习更辛苦的事吗?
在感受了学习的苦与乐之后,你能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学习之苦与学习之乐的辨证关系吗?
试一试:
例:学习之苦就是“母亲”,学习之乐就是“儿子”,因为学习上不下苦功夫就得不到好成绩之后的快乐。
学习之苦就是“( ) ”,学习之乐就是“( )”,因为学习( )
“”,学习之乐就是“”,因为
猜猜她是谁
大眼睛苏明娟
资料一
这家人算是比较“富裕”的
沂蒙山区的一组照片
在都市小资眼里,这幅画面充满着田园牧歌式的美丽,而对当地人来说,这其实意味着几个孩子无钱上学
这个孩子只有10岁,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背篓,是他每天的劳动工具。他说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交纳每年140元的学杂费。现在,他在一天天长大,他必须用这个背篓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他没有白活
这个孩子14岁,却不能坐在中学的教室里。他必须到小煤窑背煤。今天他看上去很干净、很光鲜是因为小煤窑已经被整顿关闭,他无活可干。
享受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