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隧道2#横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编制目的及依据
编制目的
观音岩隧道2#横洞弃碴场属地方原因变更原弃碴场位置,根据相关规定,弃碴场的选择和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地方环水保部门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五条相关规定要求,第五项目部编制观音岩隧道2#横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方案,对观音岩隧道2#横洞弃碴场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观音岩隧道施工图
水土保持相关设计规范条文
现场测量、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我单位拥有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设计概况
观音岩隧道位于广西省永福县广福乡境内,紧邻桂柳高速公路。村舍稀少,山体切割较深,属山林重丘地带,交通非常不便。
隧道全长6287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415+602、DK421+889。隧道均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人坡,坡度为5‰和4‰,隧道进、出口内轨顶面标高分别为:,。
全隧Ⅴ级围岩532m,Ⅳ级围岩1825m,Ⅲ级围岩3950m。本隧按新奥法施工,采用光面爆破。Ⅴ级围岩采用CRD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台阶开挖法,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隧道采用喷锚支护,设超前小导管及格栅钢架加强支护,洞口段施做超前长管棚。隧道主体结构使用年限为100年。
2#横洞里程DK420+160,大里程施工段长度为1250m,小里程施工段长度为2260m。
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为剥蚀中低山地貌。绝对高程160~700m,隧道区局部相对高差最大达
460m,部份较小,自然坡度20°~40°,测区属珠江水系支流大邦河流域。河流处于下切时期,河谷深切窄,多呈“V”型谷,局部形成陡崖。洞身穿过的山林植被很发育,坡面一般覆土较薄。进出口端均位于大邦河支流附近,洞身区荒芜,无人居住。
测区气侯属亚热带季风型气侯,总的特点为炎热多雨,春暖潮湿,阴雨连绵,夏热干燥,暴雨常临;秋凉气爽,冬冷霜降。年平均气温16℃~19℃,年均降水量1600mm~2200mm,4~8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全年多南风和东北风,春季风速最大。
隧道范围内覆土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Q4dl+Eo)粉质粘土、粗角砾土,冲洪积(Q4dl+el)卵石土、坡残积(Q4dl+el)粉质粘土,下伏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l)砂岩夹页岩及寒武系清溪组下段(Cq)砂岩夹页岩、硅质岩,偶夹炭质页岩。
隧道沿线分布有3个重晶石矿区,且十年来开采断断续续,有一开采平洞已经垮塌埋没,走向不清。隧道穿过寒武系清溪组下段砂岩夹页岩、硅质岩含炭质页岩地段时应加强通风及有害气体的检测。
隧道进、出口地表水较发育,洞身山沟有地表水,水流量大,平均涌水量为:Q=980d。
观音岩隧道2#横洞弃碴场概况
观音岩隧道施工图原设计弃碴场位于DK420+0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1100m处河两岸河滩平坦地段。弃碴场共容碴约70万m³。
2009年3月第五项目部进场后进行现场弃碴场征地调查,施工图所设计弃碴场为当地大石村10组开发桉树种植区,村民认为按照临时用地补偿标准过低,观音岩隧道弃碴多为石碴,弃碴高度大,复垦后无法栽种桉树,对后期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坚决不同意办理弃碴场征地。经地方政府多次协调均无法与村民达成用地协议。
地方政府配合五项目部多次现场勘查、调查,发现观音岩隧道2#横洞工区DK420+200左侧100m山坳较适合弃碴和防护。该处地表为矮灌木和杂草,部分区域为村民种树区, ,地方政府及村民均同意临时征地弃碴、施工完成后对弃碴场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弃碴场地平面图见附图一。
观音岩隧道2#横洞于2009年5月开始开挖作业施工,2009年8月进入主洞。并于2010年12月2#横洞大里程方向与出口工区顺利贯通,小里程方向距贯通面DK417+900剩余520m,2#横洞弃碴场弃碴方量合计为48万立方米。
弃碴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要求:
弃碴场弃碴坡脚采用M10浆砌片石挡墙挡护,按“湘桂柳南广03—32”图及“观音岩隧道碴场设计图(湘桂施隧-19 65/66)”办理,挡墙背后2m范围内采用大石码砌。,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需对基底另行处理后再施作挡墙。
碴顶设截水天沟,按“湘桂柳南广隧参03—24”图Ⅲ式(b=40cm,h=60cm)办理。
碴场底部每隔20m设40cm×30cm(宽×高)的碎石盲沟,沟内用碎石填充,上覆土工布,底部每隔20m预埋一道ф100PS—3塑料管,以引排碴场底部积水。作好碴场排水系统,防止弃碴流失,污染环境。
M10浆砌片石弃碴挡墙按要求设置泄水孔,
弃碴场水土保持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