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研究视角下IT治理探讨论文.doc工业工程研究视角下IT治理探讨论文
.freelan第一次提出IT治理名词,1999年Sambamurthy和Zmud发展成了“IT治理框架”,将IT治理与公司治理有关概念结合,初步形成IT治理的思想。此后其成为世界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主题有IT治理委员会、IT安全治理、IT治理和组织匹配等。IT治理主要是描述组织是否采用有效方式方法,使IT应用完成组织赋予使命;通过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至今尚未有统一定义,将各阶段各学者的观点总结表1。
2IT治理的相关管理标准及评价
IT治理需达到最重要目标是确保IT资源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使风险透明化;确保IT服务满足组织对优质、可信和安全的信息需要。支持IT治理达到目标的手段主要有COBIT、ITIL、IT服务管理ISO/IEC17799、PRINCE2、CMM。这些标准都已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freelble采用ITIL标准的四年里,节省超过5亿美金的预算,运作费用降低6%8%,技术人员人数减少15%-20%。
(3)ISO/IEC17799——信息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这是ISO历史上最快通过的一项标准,表明了全球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这套标准在全球已发放了5000,预计其认证速度会更快提升,达到ISO9000的发展。
(4)Prince2在Prince的基础上席卷包括IT项目在内的项目管理,已风行欧洲、北美。Sun、Oracle等将PRINCE2作为实施项目的标准管理方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科技署将PRINCE作为政府项目管理的标准指南。
将这些管理标准运用于IT治理过程,对其流程实现结果的评价标准,就成为IT治理重要方面。目前主要研究成果是Van Grembergen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IT治理评价标准,此体系仍将IT的效果作为IT治理衡量的标准,再加入许多客观标准,将IT治理的效果从对企业的贡献、有效提供IT服务、提供创新机会、以用户为中心四个方面来衡量。Van Grembergen将这4个部分划分为16个主题,每个主题再包括1—5个子项,进而设计出IT治理的衡量体系。体系较全面,但在可操作性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3基于工业工程研究视角,我国IT治理的困境与挑战
工业工程的研究重在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为导向,综合多学科知识,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使之成为更有效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在信息化的现代,良性发展的IT治理架构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提高效益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工业工程研究中,IT治理正引起更多关注。而目前我国符合企业和政府部门需求的IT治理标准、知识体系和管理规范远滞后于行业用户需求,实现IT治理目标面临些许困境。
(1)困境1:技术与管理脱节。
2006年《中国计算机用户》与南开大学联合对IT治理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企业IT治理意识仍较低,对IT认识停在技术和管理层面。部分管理者过分看重引进的IT治理平台、新型管理系统,机械化完成固化流程,这是IT治理失策的致命伤。IT治理的本质应该是管理,而非“IT”。(2)困境2:缺乏企业文化的必要支持。
缺乏合适企业文化与大氛围是失败普遍原因之一。企业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员
工业工程研究视角下IT治理探讨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