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化之我见论文.doc教育产业化之我见论文
我不反对教育产业化,但是,我认为,我国的教育产业化已经走入了误区。国家教育事业能否产业化,该不该产业化,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教育产业化。如果把教育产业化简单地理解为我不反对教育产业化,但是,我认为,我国的教育产业化已经走入了误区。
国家教育事业能否产业化,该不该产业化,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教育产业化。如果把教育产业化简单地理解为办学收费,通过办学而盈利,创受教育者之钱财,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是不应该产业化的。这是对教育产业化的一种误解。当前,我国中、高等教育普遍实行收取数额不低的学费,的确扩大了国民的教育消费需求,也使我国教育“产业化”了,但是这一改革措施既不能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也不利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眼下,我国的国立大学、民办大学成了教育资金筹集部门,学生之家长成为教育资金筹集对象,这种办学指导思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道义上都是讲不通的。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误区,是一种不开放的改革。
什么是产业?顾名思义,产业即生产的行业。凡生产的部门或行业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其他部门或行业有一定的交换关系。封闭的系统是谈不上什么生产或生产什么的。试想,一个企业在创建过程中从职工筹集起资金,“生产”出的东西只分配给或卖给内部职工(或白送给外界),与外界无任何交换和来往,能说这个企业是生产行业吗?这样一个企业能生产的话也只能进行一次性生产,因为该企业职工在创建企业时支付筹集资金后已经没有了购买力,这样的封闭性企业不会再有后续资金,只有垮台别无选择,除非有一种骗术,不断地吸收新的职工,辞退老职工,重新筹措起资金再苟延残喘一阵。这样的企业与其说是生产行业不如说是纯消费行业,是浪费行业。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行业,非常类似于这样一个封闭性行业,一届学生进来支付教育费用,学生家庭没有了购买力,毕业后离开;又进来一届学生支付教育费用,而后没有了购买力,又离开;------。这种“产业化”后的教育行业除了创收辛辛学子的钱财外,与外部行业没有任何的交换和来往,只知搜刮辛辛学子,尔后将学子拱手无偿让出。中、高等学校作为产业部门,学子们是“加工对象”,毕业的学子们是其“产品”(这是大部分人习惯上所认为的,严格讲这种认为是不对的),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学校既然是产业部门理应是要有成本付出的,即学校应该支付给优秀学生之家长一定的成本费用,而不应该向学生家长收取什么学费。中、高等学校教育费用及盈利应该来自于用人单位即购买
“产品”的行业。
大中专院校的教员传授知识是义不容辞的,学生接受教育是他(她)们的义务也是他(她)们的权利。在学校里,教与学都是一种脑力劳动,都需要劳动付出,在教与学的问题上,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不存在谁生产谁的问题。无论是国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都不能把自己的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来对待。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其经营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知识,是社会文化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校学习过程,学生对前人知识的获取靠的是自己的脑力劳动,正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种相辅相成的脑力劳动,才使得人类知识不断保值增殖。教与学这两种脑力劳动实现了人类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继承和积累。现在有的学者已经提出了与“资本”相应的“知本”。知本与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积累,不同的是,知本是知识的积累,知本即能带来新知
教育产业化之我见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