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5课“地球的癌症”——土地荒漠
南城中学马良
2
荒漠化的危害
3
一、什么是荒漠化?
含义: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原因: 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之一。
4
草地退化的必然趋势就是荒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它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土地沙漠化
5
干旱、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区
土地退化
人类过度经济活动
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耕地退化
林地退化
草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分布、成因、表现)
6
7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8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红漠化
9
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因受人为不合理灌溉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10
第5课土地荒漠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