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李骋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第五章 CT检查技术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一)胃肠道常用对比剂
:1%~2%碘水对比剂
:水加20mg 654-2口服
:脂肪密度对比剂或气体
四、腹部CT检查技术与应用
腹部CT检查前应充分做好胃肠道准备工作。
3
:仰卧位,双臂上举;扫描时屏气,常规进行横断面扫描。
①肝脏、胆囊、脾:从膈顶开始扫至肝右叶下缘;
②胰腺:范围自膈顶开始扫至胰腺钩突下缘十二指肠水平段,层厚、层距应为5mm ;
③肾脏:范围自肾上腺区开始扫至肾下极下缘;
④肾上腺:范围自膈顶扫至肾门平面,层厚与层距为3-5mm;
⑤胃和十二指肠:扫描范围自膈顶扫至脐部。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CT平扫
4
:配好合适浓度对比剂检查前30分钟第一次口服300500ml,检查前即刻口服200300ml;管电压120~140kV,管电流150mA或根据病人体型适当增加,层厚5-10mm,间隔5-10mm,采集视野为大视野(38cm以上),重建方法为标准重建。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5
:肝脏窗宽为180~250HU,窗位30~60HU;胰腺窗宽250~350HU,窗位35~50HU;肾脏窗宽250~350HU,窗位35~45HU;肾上腺窗宽250~350HU,窗位10~45HU;腹腔及腹膜后窗宽300~400HU,窗位20~40HU。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6
,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
动脉期:对比剂注射后25~35s扫描
门脉期:对比剂注射后60~70s扫描实相
平衡期:对比剂注射后120~150s进行扫描
如只进行肝脏动脉期和门脉期增强扫描,则称为双期扫描。有时还可根据病变的需要(如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做不同时期的延迟增强扫描。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三)CT增强扫描
7
CT增强扫描—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8
CT增强扫描—肝脏原发性小肝癌
动脉期增强:明显增强
门脉期增强:快速退出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9
,扫描时间与扫描参数同肝脏。
第六节 CT检查技术的临床应用
10
腹部CT检查技术及常见疾病CT表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