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形象的现实意义。
1. 掌握重点实词。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听读课文
万仞冀州惩
山北之塞迂曾不能
荷担者叩石箕畚
孀妻始龀穷匮
亡以应一厝
rèn
jī běn
shuāng
chèn
kuì
wú
kòu
cuò
读一读
yū
zéng
jì
hè
chéng
sè
自主学疑难词句。
2. 疏通课文大意。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原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边。
翻译:
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面积,方圆
形容极高
疏通课文:
黄河北岸
的
自主学疑难词句。
,词类活用的词语。
通假字
,始一反焉
“指”通“直”
“反”通“返”,往返
词类活用
。
。
险峻的大山,形容词作名词
用箕畚装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将近
对着
苦于
阻塞
曲折,绕远
住在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快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入都要绕道
翻译:
愚公移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