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论文托班幼儿论文:电教媒体
摘要:在活动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媒体,能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从而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电教媒体; 托班幼儿; 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以其声、形、景、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超时空、良好的诱发性和易接受性的特点,倍受师生的青睐。在电教媒体盛行的今天,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更需要它,它以其新颖、生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活动中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电教媒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电教媒体是开胃剂,启发幼儿学习兴趣
导入新活动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导得好,就能唤起幼儿的求知欲望,点燃起幼儿智能的火花,使幼儿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运用计算机、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展示教材,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激起幼儿对所学活动的“兴奋点”,诱发学习兴趣。
在教授社会活动《白米饭》时,为了让幼儿知道要爱惜粮食、不洒饭、不剩饭,知道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个短小的动画片,随着轻音乐的缓缓流泻,一张张图片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并伴随出现了一段文字: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一粒一粒呀,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早起晚睡,每天种田地;一粒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一粒一粒米呀,才能做成饭;小朋友呀要爱惜呀,吃饭要注意;一粒一粒米呀,我们要爱惜。”幼儿听着轻柔的音乐,看着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就知道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种田的辛苦。此时,幼儿的注意力已经被牢牢地吸引住了。
二、电教媒体是溶解剂,帮助幼儿理解重点难点
幼儿知识少、经验缺、阅历浅,抽象思维差,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对文本中的一些词语的涵义、事物的属性,理解上多赖于直观、形象的支持,而幻灯、录音、录像等不受时空限制,能形象逼真地反映客观事物,使幼儿一看就懂,一听就明,化难为易。学前教育教材中有些内容远离幼儿的生活实际,比较抽象。巧妙运用电教媒体,能让幼儿“视接千载”,帮助幼儿突破难点、理解重点。
活动中有许多歌曲、故事,托班的幼儿注意力相对差、上课时间短,一个活动下来,有些幼儿很难一下子记住歌词或故事情节,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图片,幼儿一下子就看到了。
由于时间、地域、年龄等因素,幼儿往往对教材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些铺垫工作,为幼儿“过河搭桥”。如在儿歌《元宵节》中,结合儿歌内容播放了一段录像,让幼儿观看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捏泥人、舞龙灯、杂技等精彩节目,使幼儿感受他们的生活,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从而顺利地理解儿歌内容。
在活动中,有很多时候需要幼儿记忆起以前的事情,比如“我长大了”,需要幼儿通过自身的各方面的变化来感知,如身体的变化、认识的变化,这就需要幼儿记起更小时候的事,这些记忆在幼儿脑海里也许是一片空白,也许幼儿也不明白他的小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时我就很好的运用了电教手段,通过人的成长,让幼儿观察服饰的变化、身体的变化,“老师,他变大了,”“衣服变小了”等等,这些就不言而喻了!
三、
电教媒体论文托班幼儿论文:电教媒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