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姬菇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赵斌清,龚凤萍,杨敏
(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通过对真姬菇生理特征的试验研究,重点找出了真姬菇茵丝生理成熟及出菇与温度条件的关系和
最佳出菇适温。总结出一套适宜豫南地区种植这一新菇类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L
关键词:真姬菇;菌丝生理成熟;配方
真姬菇又名“玉蕈”、“蟹味菇”。系担子菌纲、伞表 1。
菌目、白蘑科’玉蕈属的一种木腐性食用菌,学名由表 1可看出:(1)1月 18日接种,在20℃左右
i marmorcus。为日本宝洒造所发现和驯化栽培i gus 下培养发菌满瓶时,置自然室温下越冬到翌年春季,
成功。日本真姬菇已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1987年鲜因菌丝达不到生理成熟,基本不能出菇:置15℃下处
菇总产量突破 1万t,1990年增加到 t,成为日本理 lO~31d,菌丝生理成熟不完全,出菇的仅占一半,且
第四大综合食用菌产品。现蕾期推迟,产量也不高,表明 15℃不是真姬菇菌丝
真姬菇菌盖、菌柄通体脆嫩,虽久煮不软塌,食味成熟的适宜温度;置 20℃下处理 2 1d,25℃处理
鲜美,颇与珍贵食用菌松茸相似,在日本被誉为“假松 10—20d菌丝生理成熟完全,可全部出菇。(2)不同温
茸”,深受消费者青睐。真姬菇用于加工制罐,或市场鲜度处理,拖至 31d(4月 8日)催蕾,有产量下降和只
销皆宜。目前真姬菇出口外销货源不足,很有开发价现蕾不成菇现象,拖至 42d(4月 19日)催蕾、自然室.
值温迅速回升,高于出菇要求,则不能出菇,因此菌丝经
真姬菇于 20世纪 80年代末引进中国东北和两北增温处理后,到避年春季催蕾期应在 4月上旬以前,
等一些地方试验栽培,获得生物学效率 40%~90%的产且以早为佳。(3)真姬菇春季现蕾及菇体生长温度在
量结果,但至今未形成规模生产。豫南地区于 1998年 13~23℃(3月 29--5月 25日),秋季则为 10-19℃
立项试验,1999年少量出口外销,受到客户欢迎。2001 (10月 14日~ 11月30日)。现蕾温度略高于菇蕾膨
年信阳、新蔡、遂平、确山、桐柏等县推广投料 65t,产鲜大成菇温度。根据春、秋气变化规律,秋季具有气温由
菇 52t,收到了稳产高产的栽培效果;2003年罗山县的高到低符合真姬菇生理特性的优势。(4)瓶栽法每瓶
庙仙两个乡推广投料 105t,产鲜菇 ,形成了一定的投料量偏小,各温度处理,时间超过 30d,会使基质成
生产规模。现将研究结果报道于后。分过度分解,有碍出菇,产量不高。(5)春季出菇结束
1真姬菇菌丝生理成熟及出菇与温度条件的关系后,菌丝越夏到秋季仍能出菇,但后占比例不大,产量
1998年真姬菇引进豫南地区后,有许多种户将真也低于春菇,即使春季末出菇的菌瓶,到秋季出菇产
姬菇与平菇类姬菇,即小平菇混为~类对待,采用生料量也低。
栽培而导致发菌失败,也有一些种户,采用灭菌料于秋 2栽培技术
末、冬季接种,发菌透料后,至翌年春季迟迟不见出菇 ,墙式堆积发菌、出
而丢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对真姬菇的生理特征菇。比较试验两种栽培方式。袋栽优于瓶栽。袋栽
真姬菇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