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七年级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七年级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2025\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4分,共32分)1、克拉克是澳大利亚的长跑明星,曾19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这位奇才却发挥失常,与金牌无缘。在我们身边,也常有一些在临考时表现出紧张焦虑情绪以致影响考试成绩。这些现象说明()①考试时,稳定的情绪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②积极的情绪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③消极的情绪会对人的理智和正常水平的发挥产生消极影响;④人处于焦虑、紧张的情绪状态下,就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2、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理论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说明()①高雅情趣使人眼界拓展,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②高雅情趣产生于读书,其它的都产生不了;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高雅情趣会油然而生;④科学家才有高雅情趣,普通人没有。A、①②③;B、①;C、②③;D、①②④;3、七年级学生刘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逃课、打电子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逐渐变坏。其家长说,刘某之所以变得品行不良,责任完全在学校。其家长的说法,你认为()①是正确的,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②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靠家庭保护;③是正确的,因为刘某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④是片面的,因为未成年人除应受学校保护外,还应受到社会保护、家庭保护,青少年也应学会自我保护。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④;4、文化部宣布从2004年1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博物馆免费接待未成年学生参观。国家广电总局也发出通知,在黄金时间禁播暴力影片。这些举措表明()①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必须优化;②我国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④只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④;5、从2004年9月起年开始实施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止,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告,要学会智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①青少年要勇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②遇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④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②③;B、④;C、②③;D、①②④;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6、中学生小李为了取乐,屡次打电话谎报火警,严重干扰了消防部门的正常工作。后被公安机关发现,给予小李行政拘留处罚。这件事使我们认识到()①一些人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往往是因为对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缺乏正确的估计和判断;②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加强道德和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判断力;③如果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缺乏正确的判断,就可能因做错事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④青少年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可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作出正确的判断。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一位社会学家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A、只要学会了辨别是非善恶就不会再犯错误;B、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是十分重要的;C、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都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中;D、宁肯当文盲也不当“德盲目”8、青少年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就应该()①认识吸毒的危害性,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相信毒品可以消烦解闷;③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自身免疫力;④依法惩治毒品犯罪。A、①③④;B、①④;C、①③;D、③④;二、情境分析:(共21分)9、李斌成绩好,特别爱帮助人,又是班长。坐在他后面的小丽有问题就爱问他。班上有不少人说他们是一对,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些不好听的话。小丽觉得他们之间仅是好朋友,并不是谈恋爱,但是又很怕同学说闲话,心里非常矛盾。(1)你怎样看待李斌和小丽的交往?(2分)(2)你认为他们还应该继续交往吗?为什么?(6分)10、某中学学生森林放学后,在校处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森森身上的钱搜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出30元钱。森森又气又怕,找同学商量怎么办。甲:“我们一起凑钱给他们,免得找麻烦。”乙:“找几个好朋友去教训他们一下。”丙:“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请你对以上三位同学的说法加以简单评析。(9分)(2)请你帮助森森想出解决问题的两个具体办法。(4分)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三价值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共21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我愿怎样就怎样!,好奇心特别强,最终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他的父母逢人就说:是好奇心使张勇走向成功的,有好奇心一定能够成功。13、班内同学都长高了,我却原地不动,别的男生很俊秀,我却长出了毛茸茸的胡子,感到羞于见人四、探究与实践(共26分)“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小强是校园电视台的小记者,为配合学校的专题教育活动,他抓拍了几个“社会镜头”,想以此为素材编制一个专题短片。请你也参与进来,帮助小强完成任务。社会镜头1:下午放学后,几家营业性网吧里挤满了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有的在玩凶杀暴力游戏,有的在访问色情网站。社会镜头2:周末,小国能够和几个同学一起噢在公园游玩,有吃有喝,玩得非常高兴。然而,他们走后,原本干净的草坪到处都是饮料瓶、包装袋。社会镜头3:几个中学生为了取乐,在公用电话旁拨打“119”电话谎报火警。社会镜头4:七年级三班同学利用星期天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社会镜头5:晓风和几个同学踢足球时不小心砸坏了邻居家的玻璃后,慌忙离开。1、请你结合上述内容,帮助小强给这个专题短片确定一个主题。(4分)2、在专题片的结尾部分,小强打算以“我做事我负责”为话题采访大家。假如你是小强的采访对象,你打算说些什么?(8分)·:刘某,15岁,经常旷课,玩电子游戏,顶撞老师。因难以管理,学校勒令退学。父亲认为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到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不久,刘某嫌活太累,就背着家人整天泡网吧并结交了一些哥们儿,沾上吸烟、喝酒、赌博的习惯。为了弄到钱,他多次持刀敲诈小学生,在一次抢劫中将一名妇女刺成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刑。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1)导致刘某走向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6分(2)这一案例对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学习和学会做人有什么启示?(8分)二、情境分析9.(1)李斌和小丽的交往是男女生之间的的正常交往。(分)(2)他们应该继续交往。(2分)因为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一个班集体只有男女生共同努力,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4分)10、(1)①甲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采用忍让、顺从的态度。这样做一方面维护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会助长犯罪分子的气焰。(3分)②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这样做一方面维护不也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由一个受害者变为侵害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分)③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他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2)拨打110报警;记住歹徒的相貌;告诉老师或父母等。(2分)。三、价值判断12不对好奇心是我们行动的动力,它可以驱使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各种奥秘,获得新的感受,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把好奇转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不对。。生理特征是自己不能决定的和控制的。掌握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以正确的态度应对生理变化,接纳自己的外表。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美。在注重自己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2分)四、生活实践151、“责任对于你我他”、“积极承担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等(2分)2、(1)、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网络中的不良文化会毒害他们的心灵,甚至有可能使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分)(2)、破坏、污染环境,加重公园清洁人员的工作量。(1分)(3)、干扰消防部门正常工作,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并导致他们自己受到法律的制裁。(1分)(4)、让老人感到温暖幸福(1分)(5)、影响邻居和睦,使自己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1分)3、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同的责任。(1分)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可能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损害,并对自己造成的不利用影响,就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去做;(3分)如果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4:..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成了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即使是与同伴一起做了错事,也不要逃避、推卸责任。(3分)16.(1)①不珍惜学习机会,自身法制观念淡薄,辨别是非与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好逸恶劳,不能抵制不良诱惑。(2分)②学校、家庭、社会没有依法尊重其受教育权,未履行未成年人的保护职责,使其辍学、打工、进入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2分)(2)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切实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分)②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2分)③提高法律意识,善于拿起法律武器,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分)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应遵纪守法,防微杜渐。5
2025年七年级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