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务的路径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务的路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务的路径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务的路径一、构建从指标到业务的战略地图初学财务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的认知,多数是基于对于财务管理公式的认知。比如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我们首先记住了这个公式,然后会计算了,最后根据教材理论“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这种公式下的财务管理认知是无法落地到业务的,所以我们必须实现公式(指标)到业务的转化。财务管理的精髓在推动业务,推动业务不是靠业务部门给的数据计算出来的指标来推动,而是基于业务动因来推动。比如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如果停留在公式的计算上,可能会陷入“刻舟求剑”的境地。应收账款周转率,横向上与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关联,纵向上,向上直通战略并作为净资产收益率中总资产周转率的重要构成部分,向下直通客户、运营、学习与成长。如果从应收账款周转率,上下左右发散出去,可以画出以下框架图。所以有了以上框架图,企业要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提高设备的效率:增加对提高制造能力和服务设计的重视,增加对防护设备维护的重视,利用效率更高的生产设备,增加使用灵活的/可扩展的生产设备。提升库存效率:加强需求预测,使商品订单数量和时间控制合理化。提高应收与应付款的效率:完善信贷/应收款过期天数战略,协调业务部门间信贷/应收款的管理,充分利用信贷评级以拉长付款周期,并降低利率。从教材公式,拓展业务关键点及作业重点,最后需要形成从部门到个人的绩效考核,保证作业关键点能够准确如实被执行,最终才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达到想要的效果。二、梳理业务动因,嵌入财管手段。对于财务管理,很多人都是提预算,认为只要上了预算的企业就有了财务管理。其实预算只是管理工具,此工具是否适用,以及能发发挥工具本身的作用,还有很多因素。比如常见预算存在这些问题:不少企业的预算主要是年度财务预算,目的是向股东汇报次年的盈利预测,主要是由财务部根据生产计划科汇总的各相关部门的年度业务计划进行分析制定的,但反馈至各相关业务部门,没有真正意义地将预算管理渗入业务管理中,也没有相应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负责预算的编制、实施、分析与考核。同时财务部编制预算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据生产计划科汇总的年度业务计划,而该计划的制定又是销售部门根据上年的情况进行预测的,该预测未充分考虑市场的因素和公司的潜力,不利于作为管理考核的依据。财务部在编制预算时仅是采用业务计划数据,而未与销售部进行沟通,未考虑公司长期经营目标和市场情况。最后预算及业务计划不作为各部门绩效考核的依据,与各业务部门的实际执行以及员工的利益脱离,使预算和业务计划形同虚设。为什么多数企业预算存在这些问题呢?因为大家把预算当做是一项数字游戏,而没有深入业务动因,根据业务动因来制定预算。就像过年期间看的电视剧《开端》一样,一辆公交车上有个乘客携带有爆炸物,当男女主角无数次进入循环,找了各种办法想破解爆炸物。可是各种办法尝试了,都无法逃脱公交车被炸的结局。最后经历种种,终于找到携带爆炸物乘客,伺机引爆炸药的动机,然后以这个动机为切入点,最终将一场危机化解。其实我们做财务分析也好,做预算也罢。这些都是工具,工具是要服务企业最终目的的。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业务背后的动因,根据动因去分析业务,去制定预算,如此才能达到管理的效果。只有了解也业务动因,才能准确的设置业务指标,而不是教材的公式指标。能准确设计本公司的业务指标,其实也就是财务管理从教:..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材走到了实务中了。部门业务动因指标研发部费用定额、公式定额、材料定额采购部采购平均账期、采购到货周期、采购准确率、材料合格率、供应商来料不良率。仓储部出库质检合格率、呆滞料、仓储成本等生产部设备故障率、工序首次检验合格率、产线耗费率等在对于业务动因有了深入分析后,进而我们可以制定业务指标。类别指标名称计算指标公式含义1加权生产成本变加权生产成本变动=∑各产品本年由于产品单位生产成本变动所影响动本年实际单位成本×各产品的经营利润实际销量-∑各产品目标单位成本×各产品实际销量2成品率分析生产过程全部内部损失情况成品率=完工数÷(完工数+报废数+流失数+盘盈亏)×100%3产品收得率产品收得率=工序产品产量÷分析产品生产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及产出本工序投料量效率包材损耗率=((实际耗用包4包材损耗率分析各产品包材损耗的情况材÷理论应耗用包材量)-1)×100%5生产计划完成率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分析生产供应完成情况产品备货天数产品备货天数=90天÷(预测6分析判断目前产品库存是否合理(分产品、按季后三月产品销量÷产品期末度)库存数量)三、从数据到行为模型的分析罗伯特·安东尼Anthony(1965)开创性地提出管理控制概念,并将管理控制定义为“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管理者确保有效率和效果地取得、使用资源的程序”。后罗伯特·《管理控制系统》一书,书中提及三部分内容::理解战略、组织行为、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转移定价、资产评估;:战略计划、预算编制、业绩分析报告、业绩计量、管理报酬;:差异化战略控制、服务型组织控制、跨国公司控制、项目管理控制。:..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管理控制系统》书籍,理解战略和组织行为是系统的基础,战略是前提,组织行为是战略的落地,而其他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转移定价、资产评估),以及战略计划、预算编制、业绩分析报告、业绩计量、管理报酬;都是在战略和组织行为下的控制。所以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我们财务管控作为一项控制系统,研究组织行为是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将《管理控制系统》的系统思维落地,核心要强调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对人的重视。现代企业管理其实并不缺工具,从KPI到OKR,似乎企业管理总是在追求时髦,可是这些管理工具似乎并没有发挥工具本身的作用。有人说从KPI转为OKR就是转变以前只关注结果,改为对过程的关注,可是最发现OKR只是穿上了新衣的KPI而已。财务管理也是如此,十年前财务培训界就在提财务转型,当下都是业务财务融合,都是财务BP,可是最后还是老一套的预算、财务分析、指标分析。不管是转型,还是业务财务融合,抑或者财务BP,个人认为大家的认识都是统一的,那就是财务需要介入业务前端,需要推动业务。可是怎么做,却没有可操作的办法。当我看到福格行为模型时,我开始对财务推动业务有了一点新的思考。福格博士提出的著名的福格行为模型,认为行为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元素:动机、能力与提示。用公式表示就是:B=MAP,其中B是(Behavior)行为,M是(Motivation)动机,A是(Ability)能力,P是(Prompt)提示。要让一个行为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要素:1、有足够的动机,才能对有主动发生行为的意愿,2、有可以胜任的能力,3、有效的提示,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反馈,通过提示让行为立刻发生,正向反馈可以促进行为发生。只有当三者同时满足时,行为才会发生。福格行为模型和财务管理有什么关系呢?业务财务融合下,财务是需要关注业务全过程,核心是研究业务部门行为模型。也就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下,各部门设定部门战略,然后制定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下开展生产经营行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传统的考核只是关注结果,比如KPI考核,部门为了利益会扭曲业务数据,以达成部门目标。那么财务部门无法观测业务发生过程,也无法观察业务发生行为。因此把福格行为模型,翻译为财务管理下的行为模型,财务需要观察业务部门的动机是否与公司整体动机一致,部门的能力是否与业务发展匹配,然后财务根据公司整体利益,设定考核与绩效奖励“提示”,以让业务部门的行为形成正循环反馈。福格行为进一步给出如下图形:如上图,财务部门要实现推动业务,则必须关注业务部门的:动机、能力、构建正向反馈的提示,让业务部门行动与企业战略一致,这样也就是是所谓财务支持业务,财务推动业务。以动机来说,在销售部门做年度预算时,如果其动机是部门利益好和个人利益的求稳,所以更多的数据预测,是基于历史数据的保守估计,未对市场和竞争对手分析,那么财务在获取相关数据时,就可以对业务部门的预算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其动机。以能力来说,去年销售部门业绩完成,其实更多的是市场行业,比如因为疫情原因导致检测产品销售剧增,这本身和销售部门能力无关的,所以在下一年预算和绩效考核时,要认识到去年销售剧增本的真正原因,合理设置预算指标和绩效考核指标。以提示来说,财务部作为企业数据综合管理部门,对于业务更多的是从数据上进行观察,所以对于指标的制定,也需要基于业务动因设定,而不是完全基于历史数据,然后在历史数据上加加减减。如果财务指标设定不合理,或者设置的指标是现有营销能力所达不到的,那么销售部门就可能行为舞弊的借口。因此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务,不只是对数据的结果性分析,还需要对于业务过程,对于业务行为进行分析,让动机、能力可以进行数据化观测,让提示(反馈)可以促进行为正向循环。
2025年财务管理从理论到实务的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