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该文化遗存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不仅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干旱问题,而且改良了土壤。这表明(),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除了设立太学,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西汉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东汉政府将军权由中央下放到地方。这一措施():..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希”,百姓“无积聚而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中原地区广为传唱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正如胡戟先生所说:“武则天去世前后八年里,发生了七次宫廷政变,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可见,武则天当政时期().“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15.《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是():“赵宋立国,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谓近臣日:‘‘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的局面。”。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如下导图。其中①②、③、“积弱”局面、、“积弱”局面、、“积贫”局面、、“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四等人制”,人为的将境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关于“四等人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利于统治,,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可言二、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一共60分。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4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6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材料二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秉政,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赵翼《廿二史札记》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源在哪里?(6分)(2)材料二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评述其观点。(9分)2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摘编自李文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9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6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24.(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昔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噫!——(唐)李观《李元宾文编》材料二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新唐书·太宗本纪》请回答:(1)材料一提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观点,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9分)(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6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良渚文化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坛,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河姆渡文化,位于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陶器是河姆渡文化出土的典型器物,与题干“出土了精美的玉器”不符,故A项错误;红山文化,位于辽河上游,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陶寺遗址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舜的儿子商均也不好,于是把王位传给了禹,禹管理了天下,由此可以得出材料说的是民主推荐首领的办法,即禅让制,故A项正确。【解析】郑国渠是战国末年秦国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得到发展,B项正确。【解析】材料体现了绘画过程中技法的运用也要体现辩证法思想,“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即体现了这一点,这符合老子的思想特点,故C项正确。【解析】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反映的是郡县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徭役和刑法,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被称为“文景之治”,故C项正确。【解析】在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洛阳西郊等地都出土了类似的铜镜,这说明中亚地区和中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故B项正:..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确。:B解析: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故B项正确。:C解析:从材料“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北方人民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故C项正确。:D解析:由题干中时间信息“北朝”以及民歌内容可知这反映的是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符合条件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故选D项。: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B解析:根据材料“政启开元”“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说明武则天的执政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故选B项;材料的主旨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排除A项;根据材料“一度严重动荡的政局也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重点强调“未能阻止开元盛世的到来”,排除C项;唐玄宗“开元盛世”开创了唐代的全盛局面,排除D项。:D解析:据材料“方镇相望于内地”可知,其反映的是唐朝的藩镇割据;据“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可知,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出现在西汉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而非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B解析:门下省负责政令审核,“谏官”是对皇帝进行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属于监督机构,应归属门下省,故B项正确。中书省是政令草拟机构,A项错误;尚书省是政令执行机构,故C项错误;御史台虽然是监察机构,但不随宰相入朝议事,故D项错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D解析:什一税为西欧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征税政策,租调制为魏晋时期的赋税政策,都不是采用三种方式征税,故A、B、C三项错误;后世赋税制度中,采用了三种征取方式,结合史实可知为唐代的租庸调制,且其在唐代的实行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负担减轻,故D项正确。【解析】宋代重用读书人,材料“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说明宋代和前代相比治国理政方式发生了转变,故选C;材料并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材料也没有涉及对官员的监督,排除B;“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故选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结果就是经常换防各地的驻屯军队,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出现,最终形成“积弱”局面。王安石变法时期,为了改变北宋军队战斗力差的现状,实行的保甲法和将兵法,增强的军队的战斗力,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与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无关,B选项排除;程朱理学属于宋朝思想领域上的变化,与军事的政策无关,C选项排除;宋朝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与军事的政策无关,D选项排除。、材料分析题21.(15分)(1)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度。(3分)渊源:承袭秦制。(2分)(2)措施: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2分)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分)(3)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6分):..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15分)(1)局面:积贫积弱。根源: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6分)(2)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评述:王安石为维护北宋统治而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政府的收入,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北宋的灭亡在于统治者政治的腐败,把靖康之难归罪于变法是错误的。(其他言之有理即可)(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关键词“财不足”“兵不足”,由此可以得出北宋中期的局面是积贫积弱;第二小问可结合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消极影响考虑。第(2)问,从材料信息不难得出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评述观点时一定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23.(15分)答案:(1)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但另一方面,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9分)(2)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6分)解析:材料一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从服饰、语言、丧葬、姓氏、制度方面采取汉化措施。材料二表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开元年间,唐玄宗重视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改革吏治,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后期,任人唯亲,酿成“安史之乱”。(9分)(2)功:出现“贞观之治”(具体表现也可)。德:唐太宗善于纳谏,以民为本,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6分)解析:材料一第一句说的是没有用好人才,第二句是结论“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材料二是对唐太宗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025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698 KB
  • 时间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