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习题含答案解析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习题含答案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习题含答案解析力学实验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25年高考新题一、选择题1.(09·广东理科基础·17)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可知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B正确;与l的截据表示原长则a的原长比b的短,A错。2.(09·广东理科基础·18)“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高50Hz),得到如图8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S6一S1)等于(S2一S1)的6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A错。根据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有xM?xN?(M?N)at,可知(S6一S1)等于(S2一S1)的5倍,B错。根据B点为A与C的中间时刻点有vB?2xAC,C对;由于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D错。2t3.(09·全国卷Ⅰ·23)(10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关系曲线。(1)用测量的物理量完成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①斜面倾角的余弦cos?=;:..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答案:(1)①cos??s2?(h1?h2)2dh1?h2d2d2?m;②;③a?;④mg;(2):(1)物块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如图所示①;根据三角形关系可得到cos??s2?(h1?h2)2xdv2v2,②根据v??③根据运动学公式x?,有s?,即有t2a2ash1?h2d2d2a??m;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f?ma,则有f?mg;(2)在游标卡尺中,,在游标尺上恰好是第1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再考虑到卡尺是10分度,+=。4.(09·全国卷Ⅱ·23)(13分)某同学得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s)完成下列填空:((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2中可读出y1?y2=____①_____m,y1?y2=____②______m,x1?x2=____③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2/s(均可用根号动到P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⑤__________m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④__________s,表示)。(3)。设E1和E2分别为开始下滑时和抛出时的机械能,则小球从开始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相对损失,E1?E2?100%=________⑥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E1答案:①;②;③;④;⑤;⑥;解析:,P1到P3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间隔为16格所以有y1?y2=?y3=,则有x1?x2=.(2)由水平方向的运动特点可知P1到P2与P2到P3的时间相等,根据?x?at,,则有2vo???=,则根据2(3)设抛出点为势能零点,则开始下滑时的机械能为E1=mgh=mg/2,抛出时的机械能为E2=:..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E1?E2?。E15.(09·上海物理·17)(6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解析:(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mg?Ma(2)由于OA段a-F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得a?mgFmg?,而实际上a??,可见AB段明显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造成的。MM(M?m):..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6.(09·上海物理·18)(6分)。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平放置,管内塞有潮湿小棉球,实验者从玻璃管的一端A吹气,棉球从另一端B飞出,测得玻璃管内部截面积S,距地面高度h,棉球质量m,开始时的静止位置与管口B的距离x,落地点C与管口B的水平距离l。然后多次改变x,测出对应的l,画出l2-x关系图线,,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斜率k。(1)若不计棉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得,棉球从B端飞出的速度v0=________。(2)假设实验者吹气能保持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始终为恒定值,不计棉球与管壁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大气压强p0均为已知,,管内气体压强p=________。(3)考虑到实验时棉球与管壁间有摩擦,则(2)中得到的p与实际压强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答案:(1)lgkmg,(2)p+(3)偏小,02h4Sh,解析:小球从B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则有l?v0t,h?12gt联立解得v0?2(P?P1212gmgl220)S4h)Sx?mv?ml?l?x,可知直线的斜率能定理可得:(P?P即:00222h4hmgk?(P?P0)S4hkmg可得P?P0?。若考虑实验中小球与玻璃管的摩擦则得到的p与实际压强相比应偏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4Shmg7.(09·上海·8)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D)实验次数第I一次第Ⅱ二次第Ⅲ三次第Ⅳ四次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小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A.①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B.②③C.①④D.②④(s)(速度m/s)8.(09·山东·23)(12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事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字,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胞挂一重物。:..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答案:(1)①bcd;②更换不同的小重物;9.(09·安徽·21.Ⅲ)(6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师,实验主要过程如下:(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3)作出W?v草图;2(4)分析W?v图像。如果W?v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W∝v3、W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_____。...、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3W、??。,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III答案:D。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速度,而不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10.(09·天津·9)(3)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以测定重力和速度。①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毫米刻度尺②通过作图象的方法可以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除作v-t图象外,还可作图象,其纵轴表示的是,横轴表示的是。v2?h,速度平方的二分之一,重物下落的高度。(3)答案:①D,2:..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像处理数据的方法。①打点计时器需接交流电源。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不要天平和砝码。计算速度需要测相邻计数的距离,需要刻度尺,选D。v2?h图像,其斜率也等于重力加速度。②由公式v?2gh,如绘出2211.(09·四川·(2)气垫导轨(如图甲)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了滑块运动时的阻力。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图乙为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以同间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那么,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_。重复上述实验,多做几次。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答案:(2)(2分);(2分);(第1、2空答案可互换)(s1-s3)(4分);s2(3分):..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2)动量P=mV,根据V=S/(5T)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总动量大小为aV1-aV2=(s1-s3);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s2/(5T)=。12.(092重庆222)(19分)(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③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的增大而增大。13.(09·福建·19)(18分)(1)(6分)在通用技术课上,某小组在组装潜艇模型时,需要一枚截面为外方内圆的小螺母,如图所示。现需要精确测量小螺母的内径,可选用的仪器有:①在所提供的仪器中应选用。②在测量过程中,某同学在小螺母中空部分360°范围内选取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14.(09·浙江·22.Ⅱ)(9分)(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选填“甲”或“乙”)。(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t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Ⅰ(1)如图;(2)150,“220V300W”Ⅱ(1)乙(2)2t0,变大,变大Ⅰ.解析:本题考查多用电表和电路设计。(1)如图所示。实验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整,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U2?320W标称300W的灯泡(2)15310=150,P=RⅡ.解析:本题考查游标卡尺和单摆的知识。(1)应将待测物体正确地放在测脚中如乙图;(2)单摆1个周期遮光两次;单摆周期与小球质量、大小无关,但若改用直径变为原小球直径的2倍,周期变大,但遮光时间Δt变大。15.(09·江苏物理·11)(10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袋如图乙所示。,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平衡摩擦力后,,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加速度(am2s-2)6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3)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答案:(1)();(2)(见图);(3)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解析:(1)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求解加速度用公式?x?at,关键弄清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x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t为连需相等的时间间隔,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点,则连续两点的时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2t=,?x?(-)?10m,带入可得加速度a=。也可以使用最后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移2差求解,得加速度a=.(2)根据图中的数据,合理的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使图线倾斜程度太小也不能太大,以与水平方向夹角45°左右为宜。由此确定F的范围从0设置到1N较合适,而a则从0到3m/s2较合适。设好刻度,根据数据确定个点的位置,将个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延长交与坐标轴某一点。如图所示。(3)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图线的斜率、交点、拐点、面积等意义,能正确理解这些量的意义则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与纵坐标相交而不过原点,该交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小车仍由加速度,即绳对小车仍有拉力,从此拉力的来源考虑很容易得到答案,是因为砝码盘的重力,而在(2)问的图表中只给出了砝码的总重力,而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16.(09·海南物理·13)(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该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cm,厚度的测量值为mm。答案:(2分)(2分,)17.(09·广东物理·15)(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m之和,|v22-v21|图1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作的功。表格中△E3=__________,W3=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表1数据记录表次数/kg:..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M-|v22v21|E/J△/NF/JW/(m/s):..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1)①小车、砝码②然后释放小车③减少砝码(2):(1)略;(2)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E??E12mv2?v12,可得2△E3=;观察F-W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W=F/2=;(3)在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如图所示18.(09·广东物理·16)(4)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6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图15中图线的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其数值和单位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WRx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图16答案:⑴电路图如图所示⑵③读出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长度⑶⑷×10-7Ω2m解析:依据实验器材和实验目的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电路图如图所示;电路实物图如图所示,依据闭合电路欧1r?R0?????L,可见直线的斜率k?,可知IEESES斜率、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金属的电阻率?,×10-7Ω2m;姆定律得E?I(r?R0?Rx),-1·m-1,。19.(09·宁夏·22)(4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l=cm,d=mmr?R0,则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为(r?R0);金属丝E答案:.(08年全国卷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百学须先立志。——朱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③物块B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或①③;(2)①③;(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子”等等。解析:(1)通过连结在一起的A、B两物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既验证系统的势能变化与动能变化是否相等,A、B连结在一起,A下降的距离一定等于B上升的距离;A、B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的,故不需要测量绳子的长度和B上升的距离及时间。(2)如果绳子质量不能忽略,则A、B组成的系统势能将有一部分转化为绳子的动能,从而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带来误差;若物块摇摆,则两物体的速度有差别,为计算系统的动能带来误差;绳子长度和两个物块质量差应相当。(3)多次取平均值可减少测量误差,绳子伸长量尽量小,可减少测量的高度的准确度。【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点评】此题为一验证性实验题。要求根据物理规律选择需要测定的物理量,运用实验方法判断如何减小实验误差。掌握各种试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8年全国卷2)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考点】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点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高考常考点,采用“固定刻度+可动刻度=读数”的方法进行。3.(08年北京卷)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②实验中,L3和L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1?Ln?,d2?L3?L1?,d3?L3?L2?。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A。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L=,代入数据解得?L=cm。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答案:(2)①L5L6②(-):..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③L7?(-)④(d1?d2?d3?d4)⑤284?4解析:读数时应估读一位,所以其中L5、L6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根据实验原理可得后面几问的结果。【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点评】此题考查了基本仪器(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基本试验方法(逐差法)的应用。这是高中物理实验的基本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4.(08年天津卷)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mm。答案:(-)(每空2分)解析:题目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1、,2、,3、固定读数与可动读

2025年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习题含答案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67 MB
  • 时间2025-01-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