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唐代诗人张九龄(精选10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唐代诗人张九龄(精选10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唐代诗人张九龄(精选1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唐代诗人张九龄(精选10篇)篇1:唐代诗人张九龄唐代诗人张九龄张九龄介绍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张九龄的诗:《咏燕》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兰草到了春天长得分外繁盛,桂花到了秋天开得十分皎洁。这一派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自然成为美好的季节。谁知道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闻到了芬芳更加喜悦。草木自有本性,何求美人赏识采折呢。《归燕诗》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海燕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感遇》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篇2: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介绍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介绍文学史常有变故,有些人在此时被盛赞、被誉为翘楚,到了彼代便销声匿迹,比如张九龄。他经历初唐跨入盛唐,承上启下,树儒家典范、创山水纪行诗之新格局,开李杜风气,被推为一代文宗,如此伟业却随时间湮灭,唯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名句为人所重。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张家落籍曲江(今广东韶关),随着与当地人通婚,张家成为“土著姓”。在重视门籍的唐代,这样的出身非常不利于他的发展,虽然才华出众,但在与张说通籍后,他才得以逐渐步入“正途”。张九龄“七岁能文”,十三岁时,上书广州刺史的王方庆,王方庆夸奖他“此子必能致远”。张九龄又被称作张曲江、曲江公、始兴公、始兴伯、张文献公,他的传世文集为《张曲江集》。二十岁时,张九龄考过了乡试,7,又进士及第。因其才华出众,受到负责考试的考功员外郎沈佺期的欣赏。7,张说被流放钦州,路过韶州时被张九龄文章所打动,“燕公过岭,一见文章,并深提拂,厚为礼敬”。7,张九龄考取中宗的才堪经帮科,授以秘书省校书郎。7,玄宗登基,开制科,张九龄考取道侔伊吕科,授以左拾遗。张九龄能两次通过制科考试,足见其真才实学。在近三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他以尚直守正、竭忠尽孝的“九龄风度”著称,为时人敬仰,也为他带来一次次波折。张九龄由于直谏宰相姚崇,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又指出地方吏治的不足而得罪姚崇,于7秋称病返家。回家后,他上书玄宗,请开凿大庾岭新路。朝廷下旨后,张九龄亲自翻山越岭去勘察,找出来最适宜的路径、提出避险修路的主张,恰逢农闲,周围的农民踊跃参与,道路按时修通。7春,张九龄应诏返回京城复职,上书劝玄宗重郊祀之礼而被受到玄宗赏识,被授以从七品上的左补阙。他善于考查人才,参与吏部选拔的评定,办事公允,被提升为从六品上的礼部员外郎。7四月,任命为专门负责评定官员勋绩的司勋员外郎,次年被升为从五品下的散朝大夫。张说称赞他为“后出词人之冠”。张说于79月出任宰相,722年,张九龄被转为中书舍人内供奉。724年,47岁的张九龄受封曲江县开国男,并进为中书舍人。张说可谓张九龄的伯乐、恩公,但张九龄对张说并非迎合谄媚,而仍是秉公办事、直谏规劝。725年,玄宗封禅泰山,张说负责安排,他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提拔亲信。张九龄在草拟诏书时,就发现了张说的这些不适当的举动,对其劝告,但张说不屑于听从,最终导致被弹劾。随着张说罢相,张九龄也受到牵连,被外放冀州刺史。“九龄以母老在乡,而河北道里辽远,上疏固请换江南一州,望得数承母音耗,优制许之,改为洪州都督(治所在今南昌)。俄转桂州都督(治所在今桂林),仍充岭南道按察使。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在任上时,张九龄处理了不少积压的案件,无论诉讼大小,经他判决都令人信服。729年,张说复拜相位,次年病逝。张说死后,玄宗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733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本年,由于母亲病逝,张九龄奔丧南归。按照规矩,应守孝三年,但十二月,张九龄即被“夺哀”起复。被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34年,任正三品中书令,兼修国史。735年被封为始兴县开国子,加金紫光禄大夫。玄宗说:“张九龄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朕终身师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场之元帅也。”从担任中书令到被贬荆州,是张九龄仕途最辉煌、也是最艰险的一段。当阴险恶毒、毫无学识、善于谄媚的李林甫逐渐高升后,张九龄成了他的'眼中钉。在朝政上,李林甫每每迎合玄宗,而张九龄耿言直谏,因此越来越不得玄宗欢心。737年,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被当朝暴打(也有一说为决杀),由于是张九龄推荐的周子谅,所以贬张九龄为荆州大都府长史。玄宗罢张九龄,重用李林甫是一个分水岭。“此后,尽管开元年号还持续了五年,但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开元之治却从这一年就已寿终正寝了。”张九龄被逐出朝堂后,玄宗还是较为思念,经常以九龄风度来评判朝臣,“每用人,必曰:‘风度能若九龄否?’”739年张九龄被封为曲江县开国伯。740年,张九龄请假南归扫墓,五月七日病薨于曲江私宅。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张九龄在相位时,主张杀了安禄山,玄宗不舍得。日后玄宗逃难四川时,常常痛哭流涕地怀念张九龄,作《怨仙曲》,“遣使韶州祭之”。德宗建中元年,追赠张九龄为司徒,评其为唐代开国以来上等宰臣。张九龄的文坛宗主地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与当时文人结交广泛,多有提携。如王昌龄在秘书省时曾是其属下,他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卢象为左补阙,在荆州时请孟浩然做幕宾。任中书令时,与裴耀卿往来密切。这些人也都是张九龄的诗友,有诗作往来。第二个方面是他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他属于从初唐到盛唐诗风的过渡人物,他的诗作整体而言,承前启后。张九龄开创了感怀为主、兼吟山水的五古体。他的诗风一改沈宋诗歌的浮靡,充满高古情怀,“直通渊明”,朝隐的心态对王维的影响深远。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赞日:“唐初承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独开清澹之派。盛唐继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澹益以风神也;高适、岑参、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也。”篇3:唐代诗人温庭筠唐代诗人温庭筠温庭筠简介(约812—870),唐朝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恃才不羁,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应。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温庭筠的诗代表作品:《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望江南·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更漏子·玉炉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玉炉散发着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梦江南·千万恨》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2025年唐代诗人张九龄(精选10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