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酸锌比电解试验探索研究.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酸锌比电解试验探索研究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酸锌比电解试验探索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酸锌比电解试验探索研究钱建波;何光深;朱国邦【摘要】~∶1之间,某湿法电锌企业2011年1月以前电解废液酸锌比也只在3~∶1之间,锌液的利用率比较低,只有60%,会导致浸出液粘度增大,电解时电阻增大、电单耗升高;锌被浸出的同时原料中的其它杂质也被浸出出来,必须对浸出液进行除杂处理,随着杂质的开路,有一部分锌也被带走,造成锌的损失;在液体周转处理过程中,还要增加能源、原辅料消耗,增加处理成本等问题,因此,探索合适的酸锌比对降低电锌溶液处理成本、节约能源有着重要作用.【期刊名称】《有色设备》【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电解液;电解废液;酸;锌;利用率【作者】钱建波;何光深;朱国邦【作者单位】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307;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307;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3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3在资源逐步枯竭,加工成本不断上升,锌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提高有价金属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所有有色冶金企业首要问题。经过净化后的ZnSO4溶液送入电解槽内,以铅银合金作阳极,纯铝板作阴极,在直流电作用下,在阴极上析出锌,阳极上产生氧气[1-5]。阴极:阳极:总反应:云南某湿法电锌企业所用的电解工艺为电解Ⅰ、Ⅱ系统串联的形式,第Ⅰ系统电解完成后废电解液混合新液进入第Ⅱ电解,利用电解系统原有电解设备,电解过程中新液与电解母液混合后进入电解Ⅰ系统,经过电解后控制废电解液含锌在30~35g/L,含酸控制在130~160g/L,~,电解Ⅰ系统电解后,废电解液进入电解Ⅱ系统进行深度电解,控制废电解液含锌在25~30g/L,含酸在170~200g/L,电解Ⅱ系统废电解液经过外循环池进行沉降分离,使部分阳极泥等杂质沉降到池子底部[6-8],达到降低电解液液体黏度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在电解过程中通过提高废液酸锌比,减小电解液黏度,提高新液利用率,降低电解液中杂质含量,降低电解电阻,从根本上降低电解直流电单耗。前液为生产中的废液,,,,极间矩62mm,槽温35~42℃,析出周期13~,过程中用氨水中和酸。补加新液,牛胶用量为100mg/L、,开始用氨水中和酸,而后用水稀释。考察经电解后的废液锌为5~25g/L时不同电解周期的电单耗和电效。试验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用氨水可中和部分酸,但用量很大,并且带入铵根离子,且用氨水中和后析出情况不稳定。实施高酸锌前牛胶用量为150mg/L、,电解相关工业生产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1、表2可以得出,高酸锌比电解所需新液量较少,净化处理量减少,净化所需要消耗的能耗、锌粉单耗较少,生产成本降低,高酸锌比电解优势较为明显。,,,极间矩62mm,槽温35~42℃,析出周期24h,过程补加新液,牛胶用量为150mg/L、,用水稀释,控制废液含酸,并逐渐降低酸含量,考察长周期电解中不同电解周期对电解过程电单耗和电效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废液含酸的降低,电解电流效率逐渐提高,电单耗逐渐降低,说明酸度降低析氢反应减少,对提高电解效率有利。混合液含锌:5g/L,酸含量5g/L,,极间矩62mm,槽温35~42℃,析出周期24小时,过程补加新液,牛胶用量为150mg/L、,用水稀释,控制废液含酸,并逐渐提高酸含量,考察经电解后的废液锌为5g/L时的不同电解周期对电单耗和电效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在此条件下电解,电解液电阻大,槽电压高,电单耗高,但随着废液含酸的提高,电效升高,电单耗降低。从废液深度电解小型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电流效率随着废液含酸降低而逐渐升高,电单耗则相反。但酸太低,电解液黏度大,电单耗升高,因此过程中应控制合适的高酸锌比。为了进一步论证该技术在生产运用中的可行性,该企业在2011年2月在系统大修期间,电熔车间对电解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3月5日开机后,电解两系统分别控制不同的废液酸锌比进行电解生产,在逐步提高废液酸锌比,提高新液液利用率的基础上,把新系统产出的废液再送入老系统进行电解,进一步提高废液酸锌比,提高新液利用率,经过四个多月的效果验证,取得了明显成效,废液酸锌比提高到7~8:1,%。为验证小试试验结果,考察工业生产中新液利用率对电解直流单耗影响,结果见图1、图2。从图1、图2可知:~8:1之间,能够提高新液利用率,降低直流电单耗。通过对酸锌比的调整,新液利用率提高后,新液用量从原来600m3/天降到400m3/天,废液循环量减少200m3/天,电锌综合电单耗由原来的4300~4400度/t下降到3900~4000度/t,对降低电锌能耗起到了较大作用,废液含锌由原来的40g/L降低到25g/L,用废电解液对浸出渣进行浆化酸洗,酸洗后渣带走金属锌有明显下降,,有效回收金属锌,降低了电锌加工成本。通过上述锌电解小试及生产验证试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提高电解废液酸锌比以后,对新液杂质要求较高,净化过程必须达到深度净化;(2)~8:1之间,能够提高新液利用率,降低直流电单耗,废液循环量减少200m3/天,电锌综合电单耗由原来的4300~4400度/t下降到3900~4000度/t;(3)工业生产调整高酸锌比后,对降低电锌能耗起到了较大作用,废液含锌由原来的40g/L降低到25g/L,同时通过用废电解液对浸出渣进行浆化酸洗,,降低了电锌加工成本。2016年一季度,为突破口,与电解铝厂协同配合,抓好供电四站整流效率提升。截至3月份,,每天减少电流损耗约2万余度,预计年节电730万度以上,可创效益200万余元。2015年10月份以来,该厂供电车间四站整流机组运行参数开始出现波动,整流效率也随之出现下滑,造成的整流电量损耗增加。为解决这一浪费问题,该厂将提高供电四站整流机组整流效率作为运营转型项目立项,并晋级为贵州分公司直接管控的L0级运营转型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厂与电解铝厂密切配合,结合电解铝厂生产计划、电解槽开停情况,同步精准调节整流机组油载开关级数,减少整流机组损耗;对电解停槽情况进行跟踪,判断整流效率的变化,变化点在哪儿就对那个点进行确认;与电解厂保持经常性联系,按照电解槽运行台数,确定整流机组配置;双方共同努力,控制好电解槽电流效应,保持整流机组良好的技术状态;致力于电解槽压降和提高供电整流机组效率,配合做好优化设备运行方式的试验和精准控制。动力厂作为该项目实施的主体单位,由分厂领导带项目,集中专业管理科室和供电车间技术力量,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团队。大型电解铝整流机组的效率怎样才能提高,一直是业内公认的技术难题。该厂致力于从零开始,查阅了大量技术图纸,收集了大量网络信息资料,借鉴最佳成果实践案例,形成了指导性技术意见。然后对可能造成机组损耗增加的各种因素进行诊断分析,利用近3年来整流机组运行参数近万余个数据,逐一对比分析,研究机组负荷率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基本明确负荷率与机组效率之间的关系后,开始结合电解槽运行数量和电解直流电压变化进行相关实验。3月10日,根据总结和分析多次试验数据,结合电解系列不断变化参数和保证电解直流输出平稳性的基础上,制订了《机组饱抗电流控制规定》,并严格执行。同时,通过对整流机组二极管元件均流测试和校准、加强电气连接点接触电压测试及降压处理,使整流机组整流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攻关任务。下一步,该厂还将再接再厉,按计划抓好10千伏补偿电容器改造、完善整流机组运行温度与整流效率关系的分析及控制措施,力争进一步提升整流效率,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再立新功。

高酸锌比电解试验探索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