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讲解 】是由【16545646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讲解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加工总余量与工序余量的关系●加工余量:为保证工件加工质量,需要从加工表面上切除一层金属,这层金属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总余量z0:在由毛坯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中,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的总厚度,即某一表面的毛坯公称尺寸与零件公称尺寸之差,称为该表面的总余量。●工序余量zi:每道工序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即相邻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称为该表面的工序余量。§3-5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一、加工余量的概念●单边余量与双边余量双边余量:对于外圆和孔等旋转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从直径上考虑的,即加工余量在直径方向上是对称分布的,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是直径上加工余量的一半,故称为对称余量(即双边余量)。双边余量轴包容尺寸孔双边余量被包容尺寸单边余量:对于平面的加工,余量则是单边余量,它等于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单边余量工序尺寸极限偏差一般规定为“注向体内”方向:对于轴类外表面尺寸,工序尺寸极限偏差——单项负偏差对于孔类外表面尺寸,工序尺寸极限偏差——单项正偏差工序余量=上工序基本尺寸—本工序基本尺寸最大工序余量=上工序最大极限尺寸—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最小工序余量=上工序最小极限尺寸—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工序余量=上工序基本尺寸—本工序基本尺寸最大工序余量=上工序最大极限尺寸—本工序最小极限尺寸最小工序余量=上工序最小极限尺寸—本工序最大极限尺寸轴例如:某工件磨外圆。上工序为半精车外圆,工序尺寸为所以,磨外圆的余量为:本工序为精车外圆,尺寸12345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23145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位置误差等)ea;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及表面缺陷层深度Ha;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采用浮动镗刀镗孔或浮动铰刀铰孔或拉刀拉孔:01无心磨床磨削外圆时无装夹误差:02对于研磨、抛光等加工方法,其主要任务是去掉前一工序所留下的表面痕迹,即:03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A从最终加工工序开始,逐次加上(对于被包容面)或减去(对于包容面)每道工序的加工余量,可分别得到各工序的基本尺寸;B除最终加工工序取设计尺寸公差外,其余各工序按各自采用的加工方法所对应的加工经济精度确定工序尺寸公差;C除最终加工工序按图纸标注公差外,其余各工序按"入体原则"标注工序尺寸公差;D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例:某车床主轴箱箱体的主轴孔的设计要求是:试确定孔加工的加工方案及解:从孔的最终要求可确定孔的终加工方法。工序尺寸。内孔表面加工方案及其经济精度浮动镗精镗(或铰)粗镗(或扩)粗铰→精铰钻扩铰粗铰→精铰铰精度要求很高的孔,若以研磨代替珩磨,精度可达6级以上,~~~~~~~~~8粗镗(或扩)→半精镗→磨削粗磨→精磨大批大量生产(精度可因拉刀而定)~~~5半精镗(或精扩)加工方案经济精度公差等级(IT)表面粗糙度Ra(μm)适用范围11~13≧2010~1110~~~~5钻→(扩)粗铰→精铰→珩磨拉→珩磨粗镗→半精镗→精镗→~~9钻→(扩)→~,也可用于加工有色金属除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铸铁、钢料、~~58~97~~~1310~208~96~~→半精镗→精镗→金刚镗主要用于淬火钢,不宜用于有色金属6~7主要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有色金属6~7例:某车床主轴箱箱体的主轴孔的设计要求是:试确定孔加工的加工方案及解:从孔的最终要求可确定孔的终加工方法。经济精度公差等级(IT)11~138~97~86~7表面粗糙度Ra(μm)10~~~~。加工方案粗镗(或扩)半精镗(或精扩)精镗(或铰)浮动镗
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讲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