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危重孕产妇病例分析及思考ppt课件 】是由【licai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危重孕产妇病例分析及思考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危重孕产妇病例分析及思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医院
吴 静
前 言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高不下,据报道:我国占第3位。
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产科出血、子痫前期及子痫、产褥感染、羊水栓塞、其他产科原因、间接产科死因等。
目前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率:产科位于第一位,骨科位于第二位——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
如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对急危重病例的处理能力
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降低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目 的
患者XX, 孕32周,重度胎盘早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后2小时因产后出血行二次剖腹探查术,随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24小时再次出现休克、无尿1天,急转入上级医院。
01
查体:面色苍白,神志淡漠,腹部膨隆,手术伤口渗血,针眼处可见瘀斑,无尿, Bp60/40mmHg,心率:132次/分,血红蛋白40g/L,血小板14*10/L,B超提示腹腔有游离液体。
02
病例分析:例1(一)
诊断: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后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失血性休克 DIC
1
2
因患者已无尿1天,术后行血液透析等治疗,2周后康复出院。
3
处理:立即准备第三次剖腹探查。同时给与输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术中见腹腔内出血约800mL,腹壁伤口及子宫颈残端广泛渗血。清理积血后行宫颈残端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术。术中输血、冰冻血浆共1400ml,观察活动性出血停止,关腹。
病例分析:例1(二)
1
患者XX,足月妊娠,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因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术中出血估计4000mL。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术后10小时左右患者再次出现休克。
2
查体:BP 80/50mmhg (用多巴安维持) 心率 132次/分、腹部膨隆。血常规:HB 56g/L PL42*10/L。B超:盆腹腔液性暗区。
3
处理:行二次剖腹探查术。腹腔积血约3500mL,宫颈残端有渗血。行残端子宫动脉下行支缝扎术,同时输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共2000ml,局部喷洒纤维蛋白凝胶,观察残端无渗血,关腹。
4
一周后康复出院。
病例分析:例2
两个病理共同特点
剖宫产因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
术后再次腹腔内出血
DIC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失血性休克
经验总结分析
为什么会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再次休克?
胎盘早剥、尤其在妊娠高血压并发胎盘早剥时,由于螺旋小动脉收缩,蜕膜缺血缺氧坏死,释放凝血活素,胎盘后血肿形成,消耗纤维蛋白原,表现为低纤维蛋白血症,当纤维蛋白原低于1-、可有出血现象及栓塞。
大出血 ;导致循环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凝血及抗凝血功能失衡,出现溶血、渗血、出血和组织坏死等变化,称为消耗性凝血综合症。
大量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消耗,使创面渗血,继而发生内出血,再次出现休克。
2
3
4
1
经验总结分析
经验总结分析
手术
处理要点:
关键环节——凝血机制障碍、残端创面渗血所致内 出血
抢救休克、补充凝血因子等措施:
输全血:改善微循环灌流量是防治DIC的先决条件。
输新鲜冰冻血浆:增加凝血因子,提高纤维蛋白原。
输血小板:
缝扎宫颈残端的子宫动脉下行支
可以有效地阻断宫颈残端血供,止血效果快速可 靠,适用于各级医院抢救病人。
切除残留的宫颈,在病人情况很差的情况下,切除本身增加了创面,是渗血面增加,手术时间延长。
渗血
创面
患者XX,29周妊娠,浮肿加重一周。
入院诊断: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
患者刚推出手术室突然剧烈头痛,视物不清。立即就地行抢救。测Bp210/140mmHg,静脉给与甘露醇、5%葡萄糖250mL+拉贝洛尔100mg静滴,1小时后症状缓解,Bp150/96mmHg ,送回病房。
查体:Bp170/110mmHg,全身浮肿,胎儿发育较孕周小,胎心正常,尿蛋白4+,尿蛋白测定:11g /24小时、肝功:ALT 63/L、肾功:尿素氮轻度升高。
处理经过:解痉、镇静、扩容、降压、利尿。每天交替输白蛋白及血浆,孕31+6周因血压持续不降,急诊行剖宫产术。新生儿评9分。出血不多,手术顺利。
术后对症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随访3年,母儿均健康。
1
2
3
4
5
6
病例分析:例3
危重孕产妇病例分析及思考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