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千米的认识》单元作业设计(1)(2)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千米的认识》单元作业设计(1)(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千米的认识》单元作业设计
---二年级数学组
教学内容体系:
“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 分米、米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研究可以借助前期的认识建议直观表象, 再借助表象进行推
理与想象。 本单元知识的研究方法与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等的研究方
法类似,为后期的研究和学习做前期准备。
认识千米(例 1、例 2)
旧知(厘米、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例 3)
新知
分米、米) 认识毫米、毫米的应用(例 4)
感受、体验、估计 1 千米(综合实践)
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三上)
面积和面积单位(三下)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平方千米、
未知 公顷(五上)
体积及度量单位(五下)
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六上)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圆柱的表面积(六下)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有:千米的概念、毫米的认识、比较
长度、估测、计算、生活中的千米。学习了千米、毫米之后要将前期
研究的厘米、分米、米这三个长度单位联系起来,整体分析、比较、
选择,要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长度单位体系。 本单元有一个非常重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要的任务是:学生“量感”的培养。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
需要学生经过多次的测量, 亲身探测、实验等才能具备较好的估测能
力。在后期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等的学习中也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
一步培养学生的量感。
学习困难(教学难点)分析:
“厘米、分米、米”能直接、具体感知,千米概念的
初步建立需要推理和想象, 二年级学生的推理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都
相对较差,对于千米概念的建立较困难。
,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
教学目标分析:
,体会并认识千米,知道毫米。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测量。
、主动地参与测量活动。
,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信心。
作业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作业目标设计如下:
单元
千米的认识
名称
学习 对应课时
具体表述
水平
、米、分米、厘米、毫米。 巩固 1、3 课时
。 运用 1、2、3 课时
3. 能估计生活中常用物品或地理位置间的长度(距离)。 综合 2 课时
作业 。 综合 2、3 课时
目标 。 运用 2、3 课时
、推理或想象某一个长度(距离)。 综合 1 课时
,通过不同的方式感知特定的长度。 综合 1 课时
(距离),正确选择出行方式。 综合 1、2 课时
1 毫米、 1 厘米、1 分米、1 米、1 千米有多长。 运用 1、3 课时
,了解更多的长度单位。 综合 3 课时
作业设计总体框架:
作业设计总体有三个框架,分别是:巩固与练习、推算与想象、
拓展与实践。巩固与练习主要是基础巩固练习,属于☆题,每个孩子
都必须掌握。推算与想象主要涉及:推算、估计、想象等是☆☆题。
第三部分拓展与实践主要是拓展、运用、实践等是☆☆☆题。由于课
时重难点不同,有的课时设计了两个☆☆题一个☆☆☆题, 有的课时
设计了一个☆☆题两个☆☆☆题。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完成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在校课后管理时完成, 可以是课间以学
习小组为单位完成,还可以是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休息时与家人共
同完成。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第一课时:《千米的认识》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
,利用 1km=1000m 进行千米与米之
间的单位换算。
1 千米的长度观念,通过对素材的分析与推理能表达自己
对 1 千米这个长度的认识与体会。
。
作业内容:
基础巩固
小朋友,你认识千米吗?请你来介绍介绍千米的基本信息吧。
()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2. 1 千米=()公里 =()米
5km=( )m 2000m=( )km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符号感,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 ]
推算想象
1 千米有多长?请你先算算,再想象一下1 千米有多长。
根跳绳长约 10 米,50 根跳绳长约( )米, 500 根跳绳
长约( )米。
30 步约 10 米,走 300 步约( )米,走( )
步约 1 千米。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0 米,往返一次约( )米,往返( )
次约 1 千米。
1 千米的长度,从学校到哪里大约 1
千米?
[设计意图 :通过推算、相像进一步深化 1 千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
推算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相像力。 ]
实践感悟
小朋友,1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走进操场迈步感受吧!
8 圈约 1 千米
体验活动 1:走 1 千米:走完 1 千米大约要用( )分。
走完 1 千米大约要走( ) 步。
体验活动 2:跑 1 千米:跑完 1 千米大约要用( )分。
你对 1 千米有了怎样的认识?你认为哪些长度或距离用千米作
单位比较合适?和小伙伴说说吧!
[设计意图 :通过到操场上走一走,跑一跑,充分感知 1 千米,建立
1 千米长度观念,同时开启量感体验,建立量与量之间的联系,积累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量感经验。 ]
作业评价与思考
评 价 主 体
学生自评 老师评价
等级
《千米的认识》单元作业设计(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