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 年 2 月第 50 卷第 2 期
01
复方口服避孕药 (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COC) 是含有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甾体激素制剂。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发挥避孕作用。
02
COC 除了避孕效果显著外,健康获益也远远大于其可能存在的风险。
03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
《复方口服避孕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形成
COC 在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使用率非常低。
临床医师对 COC 的获益和风险认知不足,对如何应用 COC 存在一些顾虑和误区。
中国妇产科及计划生育专家在 COC 应用的通用准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临床用药经验及 WHO 和国外的相关指南,参考近年来发表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临床实际情况,经过专家们共同努力形成了该共识。
COC 的避孕应用 一、COC的现状
从 1960 年第1个COC-Enovid 被FDA批准在美国上市至今,COC不断发展,体现在以下:
(1)雌激素剂量由Enovid中的 150μg减少到30-35μg,甚至 20μg。
(2)发现和应用更具有天然孕激素特性、不同类型的孕激素:
第1代孕激素伴有较强的雄激素作用,现已少用;
第2代,避孕效能更高;
第3代,与第2代相比,其抑制排卵的作用更强,且几乎无雄激素作用。新型孕激素有类似于天然孕酮的生理活性,并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有些还具有抗盐皮质激素的作用。
(3)不断改进COC给药方案:从最初模仿自然的 28 d 月经周期,到现代 COC的 21d 活性激素摄入期、之后为 7 d 的无激素间期HFI ,通过人为降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血液浓度来诱导每月的撤退性出血。近年来研发出 HFI 更短的 COC(如 24/4 方案:24 d 活性激素与 4 d HFI)能更好地抑制排卵并减少激素水平的波动,从而有可能降低激素撤退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要点:
1
COC 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黏液性状、改变子宫内膜形态及功能、改变输卵管功能等多环节共同作用达到控制生育的目的。WHO关于COC避孕效果的研究发现,导致COC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服药不规律和漏服。当1个周期中漏服3片甚至更多药片时,其妊娠的可能性最大。另外,如果同时正在使用影响肝酶代谢的药物,也会对 COC 的避孕效果产生干扰。
2
COC具有高效、简便、可逆等优势。正确使用,COC 的避孕有效率可达99%以上。
3
COC适用于健康育龄期妇女的常规避孕,但在使用时需排除禁忌证及风险因素。
4
二、COC 的避孕应用
COC 的不良反应:
类早孕反应
阴道流血
月经量减少或停经:这是因为 COC 会抑制子宫内膜增殖,导致月经量减少或停经。
乳房胀痛
体质量增加:水钠潴留。
皮肤褐斑
极少数使用者可出现精神抑郁、头晕、乏力、性欲减退、皮疹、皮肤瘙痒等。
COC的长期使用安全性 一、COC与生育的关系
COC 对生育的影响是可逆的,停药后即可恢复。
COC 本身无致畸作用,不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对染色体无影响。而且,停药后即可妊娠,无需等待 3-6 个月。
COC 对生育力有保护作用:首先,COC 具有可靠的避孕效果,可减少了因流产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对生育的影响。其次,COC 还能调节月经,使妇女免于因月经失调所致的疾病。第三,COC 还能减少盆腔感染的发生,从而对输卵管的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二、CO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COC 使用与VTE:VTE 发生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龄、肥胖、妊娠或产后、凝血因子基因突变、VTE家族和个人史、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制动、手术或意外、长途飞行等。COC 中雌激素的剂量与 VTE 发生风险有关,降低COC中的雌激素含量,能明显降低 VTE 的发生风险。
2.COC 使用与动脉血栓栓塞:动脉血栓栓塞(ATE;包括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高龄、吸烟、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等。COC使用者中所有类型的动脉事件总发生率非常低。
3.关于含不同孕激素COC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1)第3代孕激素COC发生VTE的风险略高于第2代孕激素COC,而含屈螺酮的COC发生VTE的风险介于第2代与第3代孕激素COC之间。
(2)第2代孕激素COC发生ATE的风险高于第3代孕激素COC、含屈螺酮的COC。
(3)新型COC(第3代孕激素COC、含屈螺酮的COC)利大于弊,总体获益优于第2代孕激素COC。
总之,风险是存在的,但风险极低。临床医师在应用 COC 时应排除禁忌证,对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求获益最大,风险最小。
子宫内膜癌:COC 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随着持续使用 COC 时间的延长,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保护作用也逐渐增加,即使停用 COC 多年后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保护作用仍持续存在。
子宫颈癌:COC 仅增加了感染 HPV 的妇女发生子宫颈癌的风险,对未感染 HPV 的妇女并无影响。
卵巢癌:COC 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生风险。首次服用的年龄越早,服用时间越长,卵巢癌的发生风险越低。这种风险降低在停用 COC 后可持续近 30 年。
乳腺癌:COC 使用情况与乳腺癌的风险关系,不同研究结论不一致,大多数研究的结论认为,无论近期还是以前使用过 COC,乳腺癌的发生率均与同龄的未使用者无明显差异或仅轻微增加;长期使用 COC 的妇女中,乳腺癌的发生率也未增加或仅轻微增加。
结直肠癌:使用 COC 的妇女与从未使用过 COC 的妇女相比,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 15% 左右。
三、COC 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