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目录
contents
课程介绍与目标
文本解读与赏析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交流
情感升华与价值观引导
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与实践
课程介绍与目标
01
建筑风格与特色
圆明园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汇了江南园林的细腻与北方建筑的宏伟,同时引入了大量西方建筑元素,展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清朝皇家园林
圆明园原为清朝皇家园林,是清代帝王在18世纪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兴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峰。
文化遗产价值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研究清朝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文化遗产。
圆明园历史背景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占领圆明园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和破坏,导致园内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劫掠或损毁。
毁灭过程与程度
英法联军在占领圆明园后,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抢劫和破坏,最终放火焚烧了圆明园,使得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为一片废墟。
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历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流失海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毁灭事件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遗产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掌握毁灭事件的经过、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历史知识。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与要求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总分总结构
文章首先总述圆明园的辉煌历史,接着详细描述圆明园被毁灭的过程,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损失的痛惜。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废墟,突出了侵略者的残暴和历史的无情。
生动的描写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刻。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这句话表明了圆明园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这句话通过描绘大火持续的时间和笼罩的范围,突出了侵略者的残暴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圆明园毁灭的无限痛惜和哀悼。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情感表达
通过对圆明园毁灭的详细描述,作者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损失的痛惜和对侵略者残暴行径的愤慨。
立意
文章通过圆明园的毁灭,警示人们要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要铭记历史教训,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此外,文章还呼吁人们要具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作者情感表达和立意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13.17 MB
  • 时间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