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6篇.pdf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6篇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6 篇
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才能确保工作顺利完成,经过多年来
的职场经历,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得心应手吧,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五年级科
学沉与浮教案6 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描述斜面构造上的要素;
,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
的答案;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螺旋的功能及作用;
、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

教学重难点难点:
能够就斜面要素与用力大小的关系提出疑问,了解问题的需要,探究可能的
答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演示材料: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等图片、斧子、葡萄酒开瓶器、瓶子上
的盖子、水龙头、螺丝钉、一段圆木等。
⑵分组实验器材: 一个封闭的重盒子、 长短不同的木板、 铁架台或其他支架、
弹簧秤、滑轮组、书、各种螺钉、各种楔形或螺旋的工具、三角形纸片。
2 、学生准备:拉链、带盖子的塑料瓶等实物。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景,引入斜面。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各有什么作用?
2、谈话:假如有一个沉重的机器要你从低处搬到高处,你会怎么做?小组讨
论,并利用身边的现有材料操作演示搬运活动。
3、交流,比较:哪一种方法搬运起来更容易些呢?
4、小结:利用斜坡,搬运工作会简单许多。用了斜坡,将沉重的机器用手
推车推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不是很困难了。(画示意图)
二、观察斜面,分析斜面要素
1、出示盘山公路、桥梁的引桥、楼梯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交流、归纳总结:都可以将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 ;都具有一个倾斜面。
3、揭示:像盘山公路、桥梁引桥这样的斜坡或倾斜面叫斜面。斜面是与水
平面成一角度的平面。(板书:斜面 )
4、讨论: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哪些 ?你如何来调整斜面的倾斜度 ?(影响
斜面倾斜度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一是斜面的长度, 二是斜面的高度。这也是斜面
的两个要素。 )
三、实践操作,研究斜面要素对力的影响
1、出示问题:一个斜坡的坡度大小 (斜面的长短 )到底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
时拉力的大小的呢 ?
2、学生提出假设。
3、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4、交流:你是如何设计实验的 ?需要什么材料 ?(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身边现有
的材料来做简单的实验 )。
5、评点学生的实验设计,并作指导。
可以分别从影响斜面倾斜度的两个因素去考虑并实验操作: 斜面的长度和斜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面的长度。各组同学在实验操作时要保持其中一个量的不变。
6、学生按假设的不同分组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填写活动记录。
7、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8、提问:比较全班同学测得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9、小结:如果斜坡的长度不变,斜坡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所需的拉力也
越大;如果保持斜面的高度不变,增加斜面的长度,斜坡越长,小车运动时所需
的拉力越小。
10、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通往山顶的公路为什么不修成滑梯一样的
斜面?公路绕着山盘旋而上,与直上直下的道路相比哪些方面有了改变?盘山公路
为什么要修成这样呢?
四、认识变形的斜面
1、实践操作活动:从纸上剪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
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
3、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斜面的斜坡越长,绕在圆柱形物体上的
螺纹就越密。
4、讨论:使用斜面可省力,使用螺旋也可以省力吗 ?为什么要把钉子做成螺
旋状的 ?
5、出示一段圆木,你可以把它掰开吗 ?借助于什么工具可以把这段圆木分
开?(出示:斧子 )观察斧子的剖面结构。我们把这种形状叫做“楔形”。楔形是
两个背对背的斜面。
6、指导一学生操作实践,利用斧子的楔形结构将圆木劈开。说说感受。
7、还有哪些工具也是楔形的 ?
8、组织学生观察拉链: 你是否尝试过用手把拉链的两边扣到一起 ?怎么样把
拉链的两边分开或者合上呢 ?
实践操作,体验拉锁的重要作用。
9、小结:螺旋、楔形等都是斜面的变形。
五、学习应用,迁移拓展
1、出示多幅图片,解释一下它们是如何省力的 ?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板书:斜坡的启示
斜面的高度长度不变,坡度越大→拉力越大
影响斜面倾斜度的因素:
斜面的长度高度不变增加长度→拉力越小
斜面省力
课后小节:
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篇 2
2、认识矿物的性质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知识与技能:
1、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2、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3、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教学重点:
认识矿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教学准备:
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 、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
小刀、铜钥匙、玻璃。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第一课时
(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6、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7、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
(二)认识常见的矿物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2、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
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4、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5、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
6、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
(一)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
1、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2、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3、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4、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5、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6、教师提示 (安全教育 );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
硬度。
(二)交流矿物的性质。
1、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2、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3、教师评价和小结。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
1、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b 、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介绍。
(四)总结
1、学生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谈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
2、作业: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
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
制出每分钟摆动 30 次的钟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
量的重要性 ;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
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 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 1 厘米长 30 厘米的木条、
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
2、阅读课本 p62 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
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 for

五年级科学沉与浮教案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40 MB
  • 时间2025-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