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教案2.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教案2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教案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课标要求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
意义
目标分解
1. 掌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史实
2. 了解新思潮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
3. 掌握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内容、实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李大钊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李大钊等人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是如何与各种新思潮论战的?有何影响?
本课关键是教师帮助学生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比较当时传入
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不同结局,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
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学习思考、比较分析、反复探索和实践,最后确认为
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让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
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师尽可能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
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 概括问题的能力。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收
集历史资料加深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了解。 以五四运动前后历史背景
为依据,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 运用概括、分析方法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的传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另外, 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的过程,了解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 / 12
: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2)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1)梁启超:在 1902 年《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称他是
社会主义鼻祖。
(2)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介绍马克思、
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3)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也介绍过一些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李大钊的宣传: 1918 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号
召中国人民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1919 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二、新思潮的竞起

(1)五四运动的洗礼;五四运动后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介绍。
(2)除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
一些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进入中国。

(1)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的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和政府,希望建立
没有任何政府的社会。
(2)新村主义:主张在新村里共同劳动、相互协作、共同消费。
(3)工读互助团: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求学的办法,来打
破“劳力”与“劳心”的差别,实现社会的改造。
(4)实用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是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主张社会改良和阶级调和。 胡适是实用主
义在中国的主要宣传者; 基尔特社会主义由梁启超等传入中国。主张搞阶级调和、
劳资合作,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问题与主义之争” :
2 / 12
: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论战内容及过程:①1919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
义”》,主张对社会改造应从点滴做起,反对进行全盘解决和暴力革命,不要空谈
主义;②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只有取得一个根本的解决,才
有解决具体问题的希望。
(2)论战影响:预示着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开始分裂。

(1)组织学会。如李大钊在北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
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2)进行论战。内容:①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发展资本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才行得通。意义:进一步扩大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分子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李大钊
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
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各种新思潮相继传入中国。 在与各种思潮论
战和辩难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概
况:
(1)十月革命前, 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革命党人朱执信 1906
年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
些内容。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
主要代表是李大钊。他主要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
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他还在大学讲课,宣传马
克思主义。 他的宣传, 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觉悟, 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之后,陈独秀、毛泽东等人都先后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

【探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
3 / 12
: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在此
影响之下,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之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中国知识界大
量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深入到工农群众和革命实战斗争中
去。中国人民也开始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的不同。
例在当时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 《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解析】 A、B、C、D 四项均是李大钊的代表作,但只有《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全面介绍了马克
思主义。
【答案】 D

在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A. 李大钊B. . 陈独秀
【解析】 在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是梁启超,他早在 1902年《新民丛报》
上发表的文章中就提到了马克思,称他为社会主义鼻祖。
【答案】 B
1919 年 7 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
文,宣扬实用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全面认
识问题与主义之争:
(1)论战的双方: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分子和李大钊为代表的先
进马克思主义者。
(2)论战的主要内容: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
些主义》,宣扬实用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之后,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
义》,系统地批驳了胡适的观点。指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
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他强调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现经济结
构的改造。
(3)论战的实质: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即改良与主义之争。
4 / 12
: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4)影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对于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改造
中国社会起了积极作用。

【探究拓展】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①先进知识分子起了
核心倡导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③马克思主义是在与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
例下图为胡适画像,他认为: “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
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 ”这一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A.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B. 提倡民主与科学
C.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解析】 胡适的这一观点充分反映了其改良的主张,即社会改造应该从点
滴做起,反对进行全盘解决和暴力革命,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 C

五四运动使各种思潮在中国竞相传播,当时除科学社会主义外,还有()
①基尔特社会主义②新村主义③实用主义
④泛劳动主义⑤无政府主义
A. ①②③B. 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 在当时的中国,除科学社会主义传播外,还有无政府主义、新村
主义、泛劳动主义以及实用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在中国传播。
【答案】 D





5 / 12
: .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34
一、选择题
1. 十月革命后,中国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A. 陈独秀B. 胡适 . 梁启超
【解析】 要注意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和宣传马克思不同。首先在中国举起社
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
【答案】 C
2. 关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列说法与其不吻合的是()
A. 作者是李大钊
B. 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参考教案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36 MB
  • 时间2025-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