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古典国际贸易理论(0809使用) 】是由【wxq36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0809使用)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绝对优势理论
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小结
重商主义思想
202X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产生背景
重商主义流行于16-17世纪,
17世纪下半叶趋于瓦解。此时,
正值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最早讨论国际贸易问题 的就是
重商主义者。国际贸易 两大理论
阵营--自由与保护理论都是从
重商主义中分离出来 的
重商主义思想
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将货币禁锢在国内以实现货币
积累使国家致富的主张。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开展对外贸易不应该少买或不买,关键在于多卖。只要出口大于进口,国家增加财富的目的就能实现。
重商主义思想
“出口退税”,即当商品出口时,国家全部地或部分地退还商人原先缴纳的税款;当进口商品经过本国加工后重新输出时,国家则退还这些商品在进口时所交付的关税。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奖励出口”,即国家颁发奖金,奖励出口本国商品的商人。实际上也是一种出口补贴。晚期重商主义者还积极鼓励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即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者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和保持贸易顺差的目的。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进口替代”,通过扩大国内耕地面积来自己生产原来需要进口的作物等等。其中不少政策迄今仍被许多国家使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思想简评
理论贡献:
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初步考察,强调了对外贸易在财富积累上的作用;认识到了货币的资本职能。
理论局限:
对外贸易学说未形成系统理论;未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零和游戏;将货币与财富混淆;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阻碍了贸易发展。
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论与比较优势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提出的贸易理论。基本观点是:
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取决于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
生产技术的差异具体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著名的理论是绝对优势论与比较优势论。
绝对优势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776年,他出版了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出了绝对优势的概念,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提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绝对优势理论
制针业未分工时,或许一个工人一天造不出一枚针;肯定制不出20枚针。
分工后的情形:抽丝—拉直—切断—削尖—磨光—钻孔—包装等等可分为大约18道不同的工序,每一道工序由不同的人担任或由1人负责2-3道工序。则每人每天可制针4800枚。
劳动分工的效率:
基于每个工人熟练程度的提高;基于节约了工序转换所丧失的时间;基于机器等技术设备的发明。
-------引自亚当·斯密《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8-12。
绝对优势理论 ——一个著名的“分工例子”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当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化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两种产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产量增长的收益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
分工前的产量
分工后的产量
贸易前后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比较
绝对优势理论:数字例子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0809使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