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jimil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SiO2 B.O2 C.MgCl2 D.KMnO4
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A.石墨变成金刚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B.H2 、C 、CO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
C.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
D.Fe 、Al 、Ag都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
4.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如图是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4:71
C.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2g乙完全反应后可生成28g丙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D.
6.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7.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A.Mg、Fe、Cu 都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反应
B.H2、C、CO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
C.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
D.He、Ne、Ar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空气
C.河水
D.氮气
9.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的推断有误的是
A.石蜡屑放入水中,石蜡屑浮于水面:石蜡密度小于水
B.吹灭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重新燃烧: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小颗粒
C.毛玻片放在石蜡火焰上不久后变黑:石蜡不完全燃烧后产生了炭黑
D.石蜡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后内壁出现水雾:石蜡中含有水
10.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动植物的呼吸
C.石墨导电
D.铁锅生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如图为锶(S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锶元素处于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化学反应中锶原子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 “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
①由图1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中,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是将稀硫酸与烧杯中Fe、Cu两种金属相混合过程中的微观变化情况。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则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____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也都用到了硫酸。
(1)下列实验中一般不会用到硫酸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制铅酸蓄电池 B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C实验室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5%的稀硫酸pH比10%的稀硫酸pH _____(填大或小)。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一: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放热反应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操作不正确且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操作不正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结论的依据不科学,应该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乙同学改用稀硫酸溶液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硫酸的过程中,若除了温度升高外还有________产生,则说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若要除去变质的NaOH溶液中的杂质,除杂所用试剂是________。
实验二:通过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稀硫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丁同学认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酚酞试液变成无色也可能是硫酸过量了,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其中验证硫酸是否过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测定溶液pH,看pH是否小于7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看溶液是否变色
D加入金属铁片,看是否产生气泡
14.(1)小明取串场河的河水,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滤液中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__________除去,
②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来比较所取水样与制得的蒸馏水的硬度。
③经过净化后的水,在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
④消毒剂为高铁酸钾(K2FeO4)。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在t2℃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若将烧杯内物质降温至t1℃(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C两种物质时,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提纯A.
③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①经计算,所需 6%的氯化钠的体积为________mL;加水_______克
②若量取水时,采取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得到的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3% (填“>”“<”或“ = ”)。
③向该49g2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钙的摄入量,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品牌补钙药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药品、试剂制取二氧化碳,当将过量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计算补钙药剂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经准确测量发现,该实验计算出的CaCO3质量分数比实际值_____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 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某工厂利用此原理处理含硫酸铜的废液回收金属铜时,向1000kg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
(1)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2)废旧金属很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再利用,还有利于什么(写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详解】A、SiO2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错;
B、O2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正确;
C、MgCl2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错;
D、KMnO4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错。
故选B。
【点睛】
利用化合物和单质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化合物,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B
【详解】A、由同种分子构成,故是由同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由同种分子构成,是由同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由同种分子构成,是由同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石墨是最软的矿物质之一,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二者是不同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
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C错;
D、Ag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故D错。
故选A。
4、D
【分析】本题分析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图示,选择不正确的说法。
【详解】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甲的化学式为SiCl4,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8:142=14:71,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为0价,不符合题意;
D、设2g乙完全反应后可生成丙的质量为X。

所以 2g乙完全反应后可生成14g丙,不是生成28g丙,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利用反应原理的微观图示进行解答,方法是把微观示意图转化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判断和计算。
5、B
【解析】A.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
C. 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此选项正确。故选B。
6、B
【详解】A、爆竹燃放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错误;
B、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紫烟的产生只是香炉峰的水受热在液态和气态间的两态变化,并没产生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故B选项正确;
C、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
D、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将石头开采出来,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B。
7、D
【详解】A.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氢后的金属不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Mg、Fe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发生反应,Cu不能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此选项错误;
B. H2、C、CO都具有还原性,都能和CuO发生反应,H2、C和CuO发生的是置换反应,CO和CuO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此选项错误;
C. H2、CH4都具有可燃性,O2具有助燃性,此选项错误;
D. He、Ne、Ar都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8、D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详解】A、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空气里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河水里有许多可溶性物质、细菌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分方法是看组成的物质种类,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9、D
【详解】A、石蜡屑放入水中,石蜡屑浮于水面:石蜡密度小于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吹灭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蜡烛重新燃烧: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小颗粒;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毛玻片放在石蜡火焰上不久后变黑:石蜡不完全燃烧后产生了炭黑;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石蜡火焰上的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后内壁出现水雾:石蜡中含有氢元素;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涉及到发酵,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呼吸时,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导电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体现了石墨的物理性质导电性。故C符合题意;
D、铁锅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五 38 失去 Sr2+ 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1

【解析】(1)①图中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锶元素位于第五周期,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8+18+8+2=38;
②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个,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离子,符号是Sr2+;
(2)①根据题意,图①可表示为:
;由图1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在反应中,生成的乙、丙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②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和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在铁与硫酸反应中,硫酸中的氢为+1价,变成单质氢气后为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硫酸是氧化剂。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1)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导致瓶内的压强变小,塑料瓶变瘪,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3)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C 大 液滴飞溅 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 气泡 氢氧化钙溶液 % BD
【分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详解】(1)A、制铅酸蓄电池需要稀硫酸电解液,故A正确;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可以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故B正确;
C、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附着在未反应的碳酸钙表面,阻止了硫酸与碳酸钙的进一步反应,实验室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稀硫酸,故C不正确;
D、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钉上的锈迹,故D正确。故选C。
(2)pH越大,酸性越弱,故5%的稀硫酸pH比10 %的稀硫酸pH大。
(3)实验一:甲同学操作不正确且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出大量热,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热量,故操作不正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液滴飞溅,结论的依据不科学,应该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理由是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乙同学改用稀硫酸溶液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硫酸的过程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除了温度升高外还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若要除去变质的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milu
  • 文件大小217 KB
  • 时间2025-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