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2023学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2023学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将铁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B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
C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中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
D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A.A B.B C.C D.D
2.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正确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缺碘会引起骨质疏松
C.缺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D.缺硒会引起智力低下
3.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0、185g,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煤气燃烧 C.菜刀生锈 D.食物腐烂
5.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时应打开门窗通风
B.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D.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寻找安全出口
6.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
目的
操作
A
制备Fe(OH)3
将Fe2O3和H2O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7.表中所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相符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种类不同
B
衣服、餐具上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
不同条件下物质会发生三态变化
微粒大小发生改变
D
铝比铁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
铝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致密
A.A B.B C.C D.D
8.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学科的重要方法。以下化学知识的总结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ICl3和H2,所以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FeCl3和H2
D.因为NaOH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9.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1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
B.红磷
C.甲烷
D.木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在野炊活动中用到的水来自一个大型水库,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如图是同学们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净化水时,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作用,小明同学认为该水库的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来鉴别,净化后的水你可以建议同学们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小丽同学利用如图微型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日一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2)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中国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消毒及将硬水软化;自来水经常会出现浑浊现象,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14.科技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可观察到A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此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填序号)。
①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④氨气易溶于水
(2)图乙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纸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图丙所示实验中有组对比实验,其a、b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下述方法进行实验(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且受热不分解):称取10g该石灰石样品,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同时搅拌,直至样品不再溶解,。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6.某同学为检验实验室的锌粒的纯度,称量20克锌粒样品,投入到装有200克稀硫酸烧杯中,充分反应(硫酸足量,锌粒样品的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后,余下残余物的质量为
,(反应方程式:Zn + H2SO4 = ZnSO4+ H2↑)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是____克
(2)锌粒样品中含纯锌的质量是多少____?该种锌粒的纯度是多少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D
【详解】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铁粉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红色的铜,验证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静置一段时间,整杯水变红,是构成红墨水的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二氧化碳,能检验集气瓶中否集满,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银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得不到铁粉,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缺铁会引起贫血;故选项正确;
B、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C、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故选项错误;
D、缺锌会引起智力低下;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D
【解析】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钙”等指的均是元素。故选D。
4、A
【详解】A、玻璃破碎,仅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的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煤气燃烧,属于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菜刀生锈,原因是菜刀生锈后,生成了新的物质铁锈(Fe2O3),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腐烂,是指在微生物或酶的作用下生成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A
【详解】A、室内起火时,不应立即打开门窗,因为打开门窗加速空气流通,增加氧气含量,使火势更旺,故错误;
B、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正确;
C、高楼发生火灾时,线路容易被烧毁或断电,乘电梯易发生触电,停电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电梯厢高温时变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等,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错误;
D、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烟尘,为了防止烟尘被吸入体内,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由于温度高烟尘会聚集在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正确。
故选A。
6、C
【解析】A、氧化铁不能和水反应,因此不能用氧化铁和水制取氢氧化铁,错误;
B、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时,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因此利用硝酸银溶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错误;
C、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可以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该正确;
D、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能够达到碳酸钙,但是氯化钙溶于水中,没有通过实验操作得到固体氯化钙,错误。故选C。
7、D
【详解】A、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B、衣服、餐具上油污可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并不是能溶解油污,不符合题意;
C、不同条件下物质会发生三态变化,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改变了,不符合题意;
D、铝比铁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好铝,符合题意。故选D。
8、B
【详解】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浓盐酸没有吸水性,而是有挥发性,选项错误;
B. 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选项正确;
C.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ICl3和H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选项错误;
D. 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Cu(OH)2不溶于水,不能得碱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选项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瓶塞倒放,正确;
B、给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正确;
C、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正确;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未紧靠烧杯内壁,错误。故选D。
10、A
【详解】A、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里燃烧,冒出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甲烷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混合物 吸附 肥皂水 煮沸
【详解】水库中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净化水时,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若要降低该水库的水的硬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煮沸,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详解】挤压滴管后,单球管中是过氧化氢遇到二氧化锰,生成水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O2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对应的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故答案为:2H2O22H2O+O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D 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煮沸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详解】(1)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几乎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只能将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沉降,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故选D。
(2)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故该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人们常用煮沸的方法来消毒及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4、② CO2+H2O═H2CO3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浓氨水的性质、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显示不同的颜色、二氧化碳性质以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溶解在棉花团的水中生成显碱性的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涉及到的相关性质有:①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到的②浓氨水具有挥发性③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显碱性。氨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则没有得到体现。故选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图丙中有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两组实验,前一组是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后一组是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这两组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否与溶质、溶剂的种类有关。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75%
【详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16、(1)(2);%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20g+200g-=;
(2)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x=;
锌粒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
答:(1);
(2),%.
【点睛】
利用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差值来计算产生气体的质量是此类题常用的方法。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ailonggua
  • 文件大小183 KB
  • 时间2025-0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