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氯酸钾、氧气 B.氮气、水、石灰石、
C.水、石油、熟石灰 D.干冰、冰水混合物、煤炭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氯化锌 ZnCl B.硫酸钙 CaSO4
C.氢氧化钾 KOH D.氧化镁 MgO
3.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种类不同
D.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4.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B
×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裂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距变大
A.A B.B C.C D.D
5.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6.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车胎爆炸 B.剪纸成花 C.瓷碗破碎 D.食物腐烂
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不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8.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Cu2+、Zn2+、Fe2+
D.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电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镁粉制作闪光弹
D.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气体a是_________,气体a与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电解水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________(选填“c”或“d”)端进入,若选择D装置收集,证明氢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已知:20℃氧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mL)。
实验一:溶液配制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mL。
(2)%的医用氯化钠济液俗称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实验二:粗盐提纯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4)20℃时提纯9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约为80%,溶解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最为合适。(提供的量筒规格有“10mL ”“25mL”“50mL”和“100mL”)
(5)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①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②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14.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生成气体的质量(g)

X


(1)上述表格中X的值为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____________
(4)同学们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的速率减慢,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适量喝茶对身体健康有益,因为茶叶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儿茶素,它有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已知一种儿茶素的化学式是C15H14O6 .
(1)该儿茶素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2) 该儿茶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
16.。实验测得试管内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
(1)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详解】A.空气属于混合物,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氮气属于单质,水属于氧化物,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水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化合物,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化合物,冰和水的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水属于化合物,煤炭属于混合物,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2、A
【详解】A、氯化锌中氯元素显-1价,锌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氯化锌化学式为ZnCl2,氯化锌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符合题意;
B、硫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正价在左,负价在右,硫酸钙化学式为CaSO4,硫酸钙的化学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氢氧化钾化学式为KOH,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化镁中氧元素显-2价,镁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C
【分析】
【详解】A、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正确,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正确,
C、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和CO2性质都是碳氧元素组成,但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错误,
D、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正确,
故选C。
4、A
【解析】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微粒间的间隔变大变小的原因,不是体积的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
5、C
【解析】试题分析:A、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会引发意外事故,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B错误;C、加热固体,试管口向下倾斜,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6、D
【解析】A、车胎爆炸是由于压强大造成的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剪纸成花的过程中纸张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B
【详解】A、同种原子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能构成氧气分子和臭氧分子,故选项不正确;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选项正确;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汞原子本身的体积大小不变,故选项不正确;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8、D
【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单质,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单质,铁与硝酸锌不反应,则有:
A、滤纸上有Ag、Cu、Fe,说明铁粉过量,则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有Zn2+、Fe2+,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滤纸上有Ag、Cu,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与反应,滤液中有Zn2+、Fe2+,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滤纸上有Ag,硝酸银参与反应,硝酸铜未反应,滤液中有Cu2+、Zn2+、Fe2+,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滤纸上有Ag、Cu,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参与反应,滤液中有没有Ag+,有Zn2+、Fe2+,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按照活泼性顺序,活泼性越弱的金属离子越先发生置换,根据置换的先后顺序,判断置换之后的情况。
9、C
【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故A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管要略微倾斜,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接触,试剂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故B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药品,故C不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D正确。故选C。
10、C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铜丝做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镁粉制作闪光弹,是利用了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氢气(H2) 1:8 2H2O2H2↑+O2↑
【分析】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a氢气,较多;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b氧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气体a和气体b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为,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故答案为:氢气(H2);1:8;2H2O2H2↑+O2↑。
【点睛】
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结论进行分析解题。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酒精灯 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 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②、③不变红,①、④棉球变红,且④先变红,①后变红
【详解】(1)由图可知a为酒精灯,b为长颈漏斗,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A装置有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大理石放于多孔隔板,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加入,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关闭出口时,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出口,气体排出,气压减小,液体从长颈漏斗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如果用E装置收集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体从d端进入,若选择D装置收集,证明氢气收集满了的方法(或现象)是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故填:2KMnO4K2MnO4+MnO2+O2↑;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d;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变红,棉球变红,通入二氧化碳钱棉球都不变红,通入二氧化碳之后②、③不变红,①、④棉球变红,且④先变红,①再变红,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故填:②、③不变红,①、④棉球变红,且④先变红,①后变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6g 94g 氯化钠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25mL %
【详解】(1)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6%=6g。故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6g=94g。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3)操作①是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操作2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步骤,故是过滤。
(4)20℃时提纯9g粗盐,若已知粗盐中氧化钠含量约为80%,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为:9g×80%=,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就是20mL,因此需要25mL的量筒合适,故填:25mL;
(5)①由图可知, 。


解得x=
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4、 % 稀盐酸浓度减小
【详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第二次产生的气体,,,,,,对比几份数据,;
(2)黄铜(Zn、Cu)里只有锌和酸发生反应,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解得x=
则铜的质量为
则铜的质量分数是
答:%。
(3)由中分析可知当20. ,,,:

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237 KB
  • 时间2025-01-23
最近更新